2025年8月19日至21日,浙江農林大學“紫韻蘇香”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臨安區青山湖街道洪村,響應國家“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與“科技興農”號召,將專業知識應用于田間地頭,為當地紫蘇特色產業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首先,實踐團聯合洪村村委舉辦了紫蘇種植技術培訓會。團隊成員化身“科技特派員”,系統講解紫蘇價值與市場前景,并針對關鍵環節傳授科學選地、標準化播種及水肥調控等實用技術,有效提升了村民種植技能,現場互動積極,反響熱烈。
其次,團隊深入田間開展科研攻關。頂著烈日,學子們對來自徐州、開化、湖州等地的紫蘇品種進行采樣分析,重點考察長勢、抗病性等核心指標,嚴格遵循科研規范。這些數據將為洪村篩選最優種植品種、實現科學種植提供支撐。
最后,團隊著眼于提升產業附加值,啟動了精深加工研究。依托學校資源,他們同步優化紫蘇精油提取工藝,并研發高附加值產品雛形,旨在突破初級原料銷售局限,為洪村紫蘇產業打通精深加工路徑,延長產業鏈,提升效益。

此次實踐不僅提升了當地紫蘇種植技術水平,更構建了校地合作的長效機制,為洪村紫蘇產業從種植到加工的全鏈條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浙江農林大學學子用專業知識服務三農,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交出了一份閃亮的“青春答卷”,成為高校“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