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烈日當空,華中農業大學化學學院社會實踐團隊一行走進大別山青創中心,開展以“青春筑夢,創享未來”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觀摩、企業交流和生態調研,團隊深入了解了青創中心“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模式,感受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青年創業活力。
在青創中心農產品展銷館,團隊成員通過鳥瞰圖和動態數據屏,系統學習了園區六大功能區的科學布局。在供應鏈專區,團隊見證了“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鏈條創新:時榴公司通過直播帶貨能快速將自動閥門產品送往全國各地;圓通速遞的智能分揀線每小時處理包裹量達1萬多件;九九健康醫療的遠程診療系統已覆蓋周邊17個鄉鎮。實踐團隊分別走訪了園區功能區,觀看了直播間、運營區、培訓室等,在無人機培訓室里,學員們通過VR設備模擬農田植保作業。
實踐隊學習無人機科技助農知識 陳斐楊攝
在同心湖畔的青年菜園——這片由入駐創業者自發開墾的生態區,種植著不施農藥的番茄、辣椒、黃瓜等10余種蔬果。閑暇時間他們常來除草澆水,這里既是減壓空間,也是鍛煉身體場地,彰顯著青年群體熱愛生活的激情。走到直播場地時,幾名員工正為即將進行直播售賣的工作做準備。一位員工說,做直播就像老師上課一樣,背后需要準備的事情非常多。例如,她所售賣的潢川特色農產品紅薯粉皮,為保證口感和新鮮度,需要當地農戶早上四點開始制作,再送來直播間,以及直播時對粉皮的詳細介紹、背后的故事都需要事先準備充分了解。

實踐隊與電商主播交流直播經驗 陳斐楊攝
大別山青創中心王道成主席帶領我們實地參觀,熱情介紹,我們對青創中心的各項政策的實施、產業扶持情況、直播基地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參觀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青創中心在資源對接、平臺搭建、人才引進等方面的系統化布局,為創業者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與入駐企業的交流,團隊成員了解到諸多創業案例背后的努力與堅持,感受到青創力量在鄉村振興中的無限可能。此外,青創中心還積極構建青年創業生態圈,為青年提供從創意孵化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服務,為青年創客們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讓青年人擁有更多創業就業機會,服務家鄉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此次實踐讓團隊成員深受啟發,激發了青年學子對返鄉創業的思考與熱情,也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道成主席與實踐隊合影紀念 陳斐楊攝
實踐隊長李林竹表示,這次實踐讓他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需要科技與人文的雙重驅動。這里的工作、生活、娛樂環境都很好,是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好地方,他們將結合化學專業特長,保持聯系,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