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驕陽似火的八月,中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星火傳承人”暑期社會實踐團于8月12日至25日在重慶開啟了一場為期14天的紅巖精神傳承之旅。實踐團以“傳承紅巖精神,講好紅色故事”為核心目標,通過實地走訪、主題宣講、微紀錄片拍攝、認知調研及新媒體傳播等多種形式,讓紅色基因在青春實踐中煥發新的活力。
實踐團的足跡遍布重慶多處紅色圣地。走進渣滓洞,斑駁的刑具與幽暗的牢房訴說著革命先輩的不屈。其中周從化烈士“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的誓言讓成員們備受震撼。成員們在此開展微黨課拍攝,用鏡頭記錄歷史回響;走進紅巖村,成員們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歷史陳列中回顧崢嶸歲月,于饒國模故居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感受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環境中的使命擔當;走進曾家巖50號周公館,十余平方米的周恩來辦公室兼臥室、狹窄的情報傳遞小巷,讓大家深切體會到隱蔽戰線斗爭的艱險。每一處走訪都伴隨著細致的考察與微黨課素材采集,每一處拍攝都是成員們在與烽火歲月“對話”。
實踐團面向重慶6-18歲青少年發放1132份有效問卷,開展多場深度訪談,全面了解了青少年對紅巖精神的認知程度、情感認同與傳承意愿。調研發現,青少年對紅巖精神的認知普及度較高,但存在深度不足、情感共鳴薄弱等問題。基于此形成的《關于重慶市青少年對當地“紅巖精神”的認識的調研報告》,系統分析現狀并提出分層教育、創新傳播等優化建議,不僅為傳承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也為當地紅色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學參考。
此次實踐活動成果豐碩。除系列宣講、影視及調研成果外,實踐團還推動建立了“高校-社區-紅色場館”協同機制,形成了“立體化宣講-IP化影視-科學化調研-生態化傳播”全鏈條模式,為紅色基因傳承提供了可復制的青春方案。
通過此次活動,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對紅巖精神的時代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來,他們將帶著實踐收獲,繼續在校園和社會中傳播紅巖故事,讓“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濟的愛國情懷、不折不撓的凜然斗志、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的紅巖精神,在青年一代中代代相傳。
撰稿人:張雨
供稿單位:中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星火傳承人”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