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是一座飽含紅色文化的英雄城市。泉城濟南的山水之間,流淌的是一部用熱血書寫的革命史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赴濟南追溯紅色記憶實踐隊懷著深切崇敬之情奔赴濟南,踏上追尋紅色記憶、感悟革命精神的實踐之旅。
星火初燃地,精神之源點實踐隊首先步入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在參觀學習中,隊員們專注記錄,不時有感而發低聲交流,汲取初心動力。“那些在粗劣紙張上模糊的線條,那份舍身忘我,將信仰扎根齊魯的赤誠,讓紙上冷硬的文字瞬間有了溫度與心跳。”,這是生在山東、長在山東的隊長劉金銘同學,在駐足觀看了紀念館里泛黃的手繪聯絡路線圖后寫在調研記錄里的話。這份歷史回響賦予青年學子更深刻的使命承重,實踐隊員在濟南的紅色記憶拉開了帷幕。
血火淬煉中,信仰照征途位于英雄山下的濟南戰役紀念館,全景展現人民軍隊的英勇氣概。站在館內一幅描繪全景巨幅油畫前,團隊中的濟南當地人王政齊同學深深震撼:“先烈們用血肉攻破堅固城墻的畫面,讓我真正明白了‘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背后是何等厚重的犧牲”,他感慨道。而在館外陽光照耀的烈士墻前,隊員們帶動著到此參觀的一眾市民一起,一字一句研讀鐫刻的名字與事跡,傳遞著對英雄的深切緬懷,延展著隊員們紅色足跡。
泉城水載浩然氣,解放閣筑紅色魂矗立于古城墻之上的解放閣,是隊員們濟南行程的最后一站。在閣頂眺望濟南的繁華盛景。看著老城墻上依舊醒目的遺跡,實踐隊成員們聯想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號樓墻體上的相似的痕跡,于是在回憶起校史校情的同時,串聯起從歷史到新時代的線索,追溯紅色記憶實踐隊探尋的這條軌跡有了更厚重的歷史縱深。在解放閣下街頭宣講環節,隊員們在人流聚集處發放文化手冊,講述著泉城內外流淌的英雄故事。訪談小組主動迎向散步的老人、帶著孩子的父母、結伴而行的青年朋友,耐心傾聽他們心中的紅色印記。

結語一城泉水,半城英雄。發生在濟南這座英雄之城的歷史壯舉歷歷在目,濟南以水之靈韻涵養浩然之氣,以閣之巍峨銘刻紅色之魂。人文學子通過追溯濟南源頭,在革命精神圖譜中尋回了滋養前行的不竭動力。西農青年將賡續紅色血脈,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書寫青春篇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任怡靜 段兆璞/文 賈靖然 劉金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