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5年8月28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財賦矩陣團隊前往江蘇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專項調研。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智能化升級中的實踐應用,聚焦AI如何賦能傳統制造企業管理,實現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雙提升,為學院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實踐參考。
展廳參觀:深耕科創二十載,鑄就行業標桿作為發源于中國科學院的高科技企業,江蘇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歷經二十余年發展,生動詮釋了科技創新的強勁驅動力。公司從早期專注電子材料研發起步,逐步拓展至多領域產業布局,如今已成為國產環氧塑封料行業的骨干企業。憑借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公司核心產品環氧塑封料已斬獲32項發明專利授權與9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在行業內樹立了堅實的技術壁壘。
環氧塑封料作為半導體封裝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于大家電、照明、光伏、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5G通訊、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眾多產業領域,其質量與性能直接影響下游產業的發展水平。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科化公司展廳。陳許玥 供圖
互動交流:AI賦能,驅動制造智能化升級在科化公司員工講解下,團隊成員了解了環氧塑封料的全流程生產。從原材料的嚴格篩選,到配料混合、混煉壓片、打餅成型等環節,嚴謹規范的質量把控體系讓人印象深刻。工作人員介紹,科化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雙重提升,伴隨制造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可以滿足先進封裝、汽車電子等高端環氧塑封料生產需要。智能混煉系統通過實時采集并分析溫度、壓力等參數,自動調整設備運行狀態;智能質檢系統通過機器視覺技術大幅提升了檢測精度,基于物聯網的預測性維護系統則有效降低了設備故障率;AGV物流系統與MES系統無縫對接,實現了物料運輸的智能化與全流程數據追溯。

圖為團隊成員與科化公司員工交流。陳許玥 供圖
財賦矩陣團隊成員圍繞“AI在制造業規?;芾響?rdquo;與科化員工深入探討。AI技術不是簡單的工具疊加,而是滲透到生產、管理全鏈條的神經中樞,讓過程更精準、更高效、更可控。團隊成員表示,通過此次調研,深刻理解了“智能制造”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由一個個具體的智能系統協同構建的實戰體系。科化的智能化實踐為學院人才培養提供了鮮活案例,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學生在智能制造財務分析、智能生產過程管理等領域的知識儲備與實踐能力,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智能生產場景,培養出更多復合型人才。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合影。陳許玥 供圖
結語此次對江蘇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調研,讓財賦矩陣團隊直觀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智能化升級中的實踐力量,也為理解“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路徑提供了寶貴視角。團隊將持續深化相關研究,推動AI 技術與企業管理的深度融合,助力校企協同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為培養服務國家半導體產業振興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共同守護“中國芯”,共筑強國夢。(通訊員 陳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