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韋韓春 代勤霞 圖源:周奕)7月8日至11日,廣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紅韻承光”社會實踐團隊深入桂林市興安縣,開展“重走長征路,青春話崢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1團隊參觀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
團隊將追尋紅色印記與調研綠色產業深度融合,在革命圣地感悟長征精神偉力,在田間地頭踐行綠色發展使命,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
重走長征路,淬煉紅色信仰 興安,這片銘刻著湘江戰役壯烈史詩的土地,是團隊追尋初心、汲取力量的第一站。成員們懷著崇敬之情,先后走進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光華鋪阻擊戰遺址、界首渡口和紅軍堂。巍峨的紀念碑園群雕,無聲訴說著紅軍將士的英勇無畏;
圖2團隊了解學習紀念碑園群雕
紀念館內詳實的史料與珍貴文物,還原了戰役的悲壯歷程,深深震撼著每位成員。在光華鋪烈士墓前,全體肅立默哀,聆聽那段以血肉之軀筑防線的慘烈阻擊戰史。界首古渡江水奔流,紅軍堂彈痕猶在,仿佛將時空拉回軍民同心、搶渡湘江的烽火歲月。聆聽當地老人講述祖輩冒死救助紅軍、護理傷員的感人故事,“紅軍和老百姓心連心”的魚水深情,讓書本上的歷史變得無比鮮活厚重。
圖3當地老人講述感人的紅軍故事
“紅軍戰士們以血肉之軀筑成防線,哪怕傷亡慘重也絕不退縮,這種信念太令人動容!”團隊成員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煉與精神洗禮。
聚焦產業興,踐行綠色使命 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紅韻承光”團隊牢記專業所學,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目光聚焦于興安縣的綠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實踐。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產業基地、鄉村一線開展扎實調研。
圖4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展開調研
基于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切感受和對綠色產業的深入調研,團隊積極與界首鎮的村鎮干部及村民訪談。
圖5村民講述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產業的深切感受
他們提出,興安擁有獨一無二的“紅”與“綠”資源稟賦,應著力打造“紅色引領、綠色打底、產業支撐”的復合型發展模式,吸引游客在感悟革命精神的同時,沉浸式體驗鄉村美景與生態農業,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和民宿等業態發展,切實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為興安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砥礪青春志,展望時代征程 四天的實踐,是行走的思政課,也是生動的專業實踐。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新時代的長征路,既需要賡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紅色血脈,也肩負著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的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