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林與林學院“深耕齊魯·稼穡興邦”赴山東九地齊魯樣板調研團深入濰坊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調研,這個被譽為“中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發祥地”的村莊,正以獨特的發展模式為齊魯樣板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大動力。

圖為團隊成員在三元朱村合影
踏入三元朱村村史展廳,仿佛開啟了一場時空之旅。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舊農具,生動展現了村莊的往昔歲月。從曾經的貧困村落,到如今的富裕文明之村,三元朱村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充滿奮斗與創新的傳奇。1989年,在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的帶領下,17名黨員干部勇挑重擔,成功試驗出冬暖式蔬菜大棚,就此拉開了中國北方蔬菜種植“綠色革命”的大幕。這一創舉不僅讓三元朱村村民擺脫貧困,更成為全國設施農業發展的典范,為后續的產業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三元朱村村史展館
現代化蔬菜大棚區的景象令人驚嘆,第七代智能蔬菜大棚科技感十足。自動溫控系統精準調節棚內溫度,智能霧化設備均勻灑水,自動滴灌裝置按需供水,還有智能機器人承擔打藥、噴施葉面肥等高強度勞動。這些先進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蔬菜產量和質量,還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作負擔。在這里,科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融入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現代化蔬菜大棚
在樂義蔬菜展廳,琳瑯滿目的蔬菜品種讓人目不暇接。展廳不僅展示了各類高品質蔬菜,還詳細介紹了“樂義蔬菜”品牌的發展歷程。多年來,三元朱村始終堅持科技興農,不斷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先后引進推廣新技術230多項,蔬菜新品種100多個。嚴格的質量把控體系確保了“樂義蔬菜”的卓越品質,使其暢銷全國各地,成為壽光蔬菜的一張亮麗名片,品牌的影響力也為當地農產品帶來了更高的附加值。

圖為隊長帶領團隊成員學習三元朱村農業發展實踐經驗
為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現狀,團隊成員采訪了當地農戶王大哥。王大哥興奮地說:“自從村里發展蔬菜大棚,日子是越過越好。以前靠種糧為生,收入微薄,現在一個大棚一年的收入就有好幾萬。而且村里還幫忙銷售,完全不用擔心銷路問題。”談及村里的變化,王大哥滿臉笑容,“村里環境越來越好,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很方便。”王大哥的話語代表了眾多村民的心聲,也讓調研團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三元朱村的發展模式為齊魯樣板鄉村振興帶來了諸多優勢和深遠影響。在產業發展方面,以蔬菜產業為核心,構建了集種植、加工、銷售、科技研發、教育培訓、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在科技引領方面,持續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和創新,成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的前沿陣地,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在品牌建設方面,“樂義蔬菜”等品牌的成功塑造,提升了壽光蔬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為其他地區農產品品牌建設樹立了榜樣。在鄉村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機制,包括“一網統管”治理體系、矛盾調解小組、紅白理事會等,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文明鄉風蔚然成風。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三元朱村大棚建設規模
三元朱村正以蓬勃的發展態勢,為齊魯樣板鄉村振興書寫著精彩篇章。它的成功經驗值得各地學習借鑒,相信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村莊像三元朱村一樣,走上富裕、文明、和諧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