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作為連接“一帶一路”的黃金經濟帶與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地位舉足輕重。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基于此,團隊積極響應江蘇省“大學生志愿者三下鄉”號召,成立“法佑江河,‘綠’動經濟”企業調研實踐團,依托法學學科優勢,聚焦企業綠色轉型,深入司法機關、環保企業與基層社區,開展實踐活動,旨在為綠色轉型困難企業提供可行方案,助力生態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同并進。
團隊成員實踐合影
司法護航:公益訴訟筑牢生態法治防線 為了解檢察院視角下生態環境保護案件的法律適用與司法機關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對企業的建議,2025年8月11日下午,實踐團赴鼓樓區人民檢察院開展調研訪談。
本次訪談活動邀請了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徐燕群、石麗艷、張培華三位檢察官以及檢察官助理時晗作為訪談嘉賓。團隊以南京市首例長江非法采砂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為切入點,系統了解了刑事與民事證據銜接、調查取證細節、生態損害賠償計算與執行機制等關鍵問題。石麗艷檢察官和張培華專委解析了勝科水污染案的賠償金執行細節及法檢協作機制,彰顯司法機關守護綠水青山的決心。此次交流不僅深化了成員對生態公益訴訟實踐路徑與司法智慧的立體認知,也為團隊后續探索生態保護與企業發展平衡之道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撐。
團隊成員對檢察官進行訪談
企業革新:科技治污夯實生態根基 為深入了解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的現狀,探索綠色轉型與政策法規的實踐路徑,2025年8月13日至14日,實踐團先后對昆山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吳江市嘉耀紡織有限公司開展實地調研。
在昆山市污水處理廠的考察中,實踐團實地觀摩“污水變清流”的全流程,涵蓋進水、沉淀、生物化學處理、深度凈化及終端水質檢測等環節。工作人員系統闡釋了企業日均處理規模、生物化學凈化工藝及再生水利用方向,并重點展示了技術創新與設備升級成果。實踐團成員對處理效能與出水品質表示高度贊嘆,一致認可科學技術為環境保護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在座談會上,廠長談到企業已嚴格執行《長江保護法》,將水質數據定期傳輸至市環保局公開平臺,接受公眾監督。
工作人員向實踐團介紹污水進廠機制
企業工作人員回答團隊成員提問
盛虹集團旗下嘉興市嘉盛印染有限公司,作為高耗水行業的典型代表,其清潔生產改造案例對研究企業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樣本價值。在實地參觀與交流訪談中,污水處理主管介紹到,嘉盛印染中水回用節能減排項目作為綠色可持續發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采用的“印染廢水膜處理及回用技術”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實現印染廢水中水回用率達50%以上,為傳統印染企業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與導向作用。
企業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參觀
實踐團成員與工作人員交流
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技術創新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法律落地見效的重要執行者。兩家企業的調研豐富了實踐團對水資源保護全鏈條的認知,讓團隊深刻認識了《長江保護法》背景下,污水處理企業和排污企業對綠色發展的踐行路徑,感受到了企業在綠色轉型中的責任與擔當。
社區共治:童護長江厚植法治童心 2025年8月12日,實踐團聯合河海大學法律援助中心,走進南京市鼓樓區三汊河社區,成功舉辦了"長江小衛士,學法護家園"《長江保護法》主題社區普法宣傳活動。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向社區兒童普及長江生態保護知識,培養青少年法治意識和環保理念。
為增強宣傳效果,實踐團特別設計了主題宣傳頁并在宣講前發放給社區兒童。宣講過程中,主講人練文靜使用故事引入、互動問答的形式,闡釋了長江作為“母親河”的生態價值,解析了《長江保護法》禁漁區保護、非法捕撈禁令及污染排放限制等核心條款,并引導兒童從節水、垃圾分類等生活實踐參與環保。此外,實踐團還設計了“游戲棋”的互動環節,在棋盤上模擬長江保護的不同場景,小朋友們擲骰子闖關,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法律常識,在互動中深刻理解了保護長江的意義,樹立法治意識和環保觀念。
團隊成員練文靜進行社區普法宣講
小朋友們積極參與互動環節
青年是整個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本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法佑江河,‘綠’動經濟”實踐團緊扣“法治賦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核心命題,通過司法調研、企業探訪與社區普法,構建起長江生態保護的全鏈條實踐路徑。既為綠色轉型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助推企業綠色發展,又以法治理念滋養了青少年的環保意識,更是串聯起司法、企業與基層的協同邏輯,彰顯了青年學子以法學專業所長服務長江生態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擔當,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注入了青春動能!
文案|戈侯齊玥 肖弘 練文靜
圖片|肖弘 練文靜 姜金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