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至8月1日,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薯你最美”服務團赴甘肅省定西市開展為期17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該團隊由直播助農、產業調研和實地考察三個小組組成,圍繞馬鈴薯產業發展與電商助農主題,深入種植基地、生產企業、行業展會及電商平臺,全面調研定西馬鈴薯產業現代化進程。
實踐初期,服務團與安定區團委及中晟隴源農業有限公司完成對接,系統學習電商直播流程與農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團隊成員參觀了中晟隴源寬粉自動化生產車間,詳細了解從原料篩選到成品包裝的全產業鏈流程。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定西寬粉的生產工藝、品質標準及品牌建設情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本土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模式。
圖為企業相關負責人向服務團成員介紹本土特色農產品。齊嘉譯供圖
2025年定西馬鈴薯大會報告數據顯示,定西馬鈴薯線上店鋪已達2200多家,單場直播銷售額突破百萬元,電商助農展現出顯著潛力。實踐期間,服務團與中晟甄選電商平臺合作開展專場直播助農活動。學生主播從產品特性、食用方法到品牌故事進行全面講解,積極推介定西寬粉、地達菜等農特產品。直播活動既提升了產品知名度,也鍛煉了學生的電商實踐與團隊協作能力。
7月21日,各小組分別展開行動。直播助農小組在臨時直播間精心籌備,結合定西馬鈴薯及薯制品特色梳理產品賣點,優化直播腳本。調研發現,作為地理標志產品的“定西寬粉”已開發出120多款系列產品。隊員們通過短視頻預熱和在線互動等方式,為后續大會直播積累人氣。
圖為服務團成員在直播間后臺進行打包。齊嘉譯供圖
同日,實地考察小組前往定西香泉馬鈴薯種植基地。該基地機械化率達95%以上,采用“黨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年吸納穩定務工超500人、季節工超1000人。隊員們向農戶請教高寒地區馬鈴薯栽培技術,了解到“脫毒種薯+黑膜覆蓋+配方施肥+機械化耕作”技術體系顯著提高了畝產量。
圖為服務團成員在定西香泉馬鈴薯基地調研種植技術。張智越供圖
7月22日,2025年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在安定區開幕。大會報告顯示,定西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00萬畝,總產量50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254億元。令隊員印象深刻的是,定西脫毒種薯生產能力占全國50%份額,年繁育脫毒種薯220萬噸,原原種18億粒。
直播助農小組將直播間搬至大會現場,通過鏡頭帶領網友“云逛展”。加工展區共有32家企業參展,展示淀粉、寬粉等五大類精深加工產品。恒源公司展板數據顯示,“定西寬粉”年產量19萬噸,銷售額達39億元,產品已出口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圖為服務團成員在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現場開展直播助農活動。齊嘉譯供圖
產業調研小組還采訪了甘肅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專家。據介紹,定西保存種質資源7800余份,登記自主品種13個,目前主推隴薯系列、青薯系列等高淀粉、主食化加工和鮮食菜用型品種。
7月23日,實地考察小組前往巉口鎮參觀蜀香園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年加工鮮薯6.5萬噸,年產馬鈴薯全粉1萬噸、主食化產品2000噸。全自動化生產線從鮮薯清洗、去皮到切割、油炸全部由智能設備完成,生產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3倍以上。
圖為服務團成員參觀馬鈴薯加工企業自動化生產線。張智越供圖
在藍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服務團了解到企業創新推行“訂單收購+聯合社+冷鏈物流”的“藍天模式”,年加工能力達60萬噸。該公司通過“訂單收購+聯合社”模式,以高于市場價0.1元/公斤的價格收購,2025年帶動農戶1550戶,多支付960萬元,有效實現聯農帶農。
此次實踐活動為青年學生提供了深入了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寶貴機會,搭建了校企合作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平臺。通過親身參與,學生們深刻體會到“電商助農”需要產品、技術、供應鏈、品牌與人才的高效聯動。隊員們表示,電商助農不僅要有好產品,還要會講故事,通過直播不僅推廣了產品,更傳播了定西的農業文化和家鄉味道。
通過此次實踐,服務團成員認識到定西馬鈴薯產業已從傳統種植發展為集科技研發、規模種植、精深加工、品牌營銷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晟隴源公司為大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讓隊員們真正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增強了對家鄉特色產業的認同感,提升了服務鄉村、助力農業現代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隊員們表示,將把實踐所得轉化為學習動力,未來繼續為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用青春為家鄉代言,用行動助力產業發展。這個夏天,團隊因“薯”結緣,為“粉”打call。未來,“薯你最美”服務團將繼續深入田間地頭和企業一線,做好定西農特產的青春代言人。(通訊員:齊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