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旅游與地理學院綠筑行動派突擊隊赴馬屋村:聚焦康養園入口線性空間,摸清 “四小園” 綠化美化落腳點
撰稿人:梁婉婷 攝影人:李玲、梁婉婷、陳馨怡、陳嘉怡、吳越
鄉村振興,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為響應廣東省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號召,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從 “環境整潔” 向 “生態宜居、文化繁榮” 升級,2025 年 7 月 16 日,旅游與地理學院綠筑行動派 “百千萬突擊隊”(以下簡稱 “突擊隊”)再次前往韶關市西河鎮馬屋村開展二次調研。
本次調研由朱林山隊長帶隊,旅游與地理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系教師李玲全程指導。調研團隊旨在以專業視角挖掘馬屋村生態與人文資源潛力,進一步精準掌握該村至康養園入口線性空間及 “四小園” 的現狀,補充完善既有資料;同時結合村莊現存問題定制針對性方案,助力馬屋村實現 “生態顏值” 與 “人文內涵” 的雙重提升。
調研第一站突擊隊來到了馬屋村黨群服務中心,受到馬屋村黨委書記馬書記及馬屋村村委工作人員的熱情歡迎,在交談過程中馬書記熱情的為我們解答關于馬屋村的疑問。讓隊員們了解到馬屋村的基本情況,同時也為后續規劃再次積累了寶貴的一手資料。
隨后,在馬屋村村委工作人員的帶隊指引下,突擊隊深入村內開展走訪調研,重點對馬屋村至南嶺詩意文化康養園入口的線性空間進行實地考察。期間,突擊隊還遇到西河鎮經濟發展辦公室甘主任,甘主任熱情的與隊員們進行交流,進一步豐富了調研信息。通過此次考察,隊員們不僅對上述線性空間的實際狀況有了直觀掌握,也對南嶺詩意文化康養園的發展現狀形成系統認知。
午后,突擊隊再次走訪關于馬屋村到南嶺詩意文化康養園的線性空間的路線,通過二次踏勘,隊員們進一步詳細觀察了該線性空間的現狀,加深對其的印象,并同步完成村內 “四小園”的定位與現狀記錄。在此過程,隊員們發現在該線性空間中仍存標識系統不明顯,部分路標老舊破損等問題,而四小園雖然是在村里點星分布,但卻改善馬屋村的人居環境。
在本次調研中,突擊隊通過參與式觀察、實地考察等方式,對已掌握的馬屋村資料進行了查缺補漏,同時進一步深入挖掘了線性空間、“四小園” 等生態與人文資源。目前,突擊隊已初步形成線性空間完善升級的思路。接下來,突擊隊將根據調研資料開展具體的優化規劃工作,期望運用所學知識,助力馬屋村實現 “生態顏值” 與 “人文內涵” 的雙提升。以青春智慧賦能鄉村振興,為推進 “百千萬工程” 注入創新動能,奮力書寫生態宜居、文化繁榮的美麗鄉村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