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揮灑青春汗水 播種志愿初心盛夏啟幕,暑意漸濃。為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南京工程學院的學子正式啟動2025年暑期實踐志愿活動,將以志愿之名赴一場青春之約,用實際行動書寫責任與擔當。
志愿服務是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載體,更是青年成長的“第二課堂”。

今年暑期,青衿尋脈團的各位雖分別他處,但都共同努力,聯合社區、鄉村、公益機構等多方力量,完成自己的志愿活動。興化市安豐鎮祁威村、天津市寶坻區光榮院、宿遷市王官集鎮敬老院等,都有著該團隊的身影。
一些同學在學校的考研機構參與暑期志愿服務,一些同學在當地展開了社會服務,但該團隊都關注到了一個社會問題——“老人問題”。
前往敬老院的宋同學和仝同學,在參與志愿時關注了老人。他們走進養老院或老人的家中,陪伴老人,幫助老人,盡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如聊天,打掃衛生,倒垃圾等。這些雖是小事,卻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老人們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同時,施同學來到了老家的村委會。擦拭窗戶、清掃地面,陽光透過干凈的玻璃灑了進來。汗水雖濕透衣背,但看著煥然一新的活動室,心里滿是為鄉親們服務的踏實和快樂。
一、專注與深度:仝同學在宿遷市王官集鎮敬老院的心靈陪伴
位于城區的宿遷市王官集鎮敬老院設施完善,但老人們的精神世界往往渴望更深度的交流。他的服務對象是一位曾是歷史教師的李爺爺。仝同學提前做足功課,帶著歷史書籍和老照片復制品,與李爺爺共同回顧那段激蕩的歲月。從三國鼎立到近代風云,一老一少相談甚歡,養老院的涼亭成了他們的“第二課堂”。
二、汗水與交流:宋同學在寶坻區光榮養老院的精神領悟進入養老院,見到綠植環繞的涼亭和三層樓的設施,后院有健身器材。我隨護理人員到老人房間,發現是兩人間但只住一位。護理人員離開后,我便開始打掃。完成后與老人聊天,老人雖腿腳不便,但堅持自己走動。護理人員提到入住率不高,部分原因是老人更喜歡家庭環境,擔心失去生活節奏和歸屬感,同時經濟負擔也是一個因素。離開時,老人希望我常來聊天,讓我意識到老人更需要情感關懷。這次經歷讓我明白,敬老不僅是照料,還要維護他們的尊嚴和情感需求,讓養老院成為有溫度的精神家園。
-
-
-
-
-
-
-
-
-
-
-
-
-
-
- 三、實干與融入:施同學在興化市安豐鎮祁威村村委會的實踐
烈日下,施同學揮動掃帚,汗水滴落在村委會的水泥地上
施同學感慨道,“在這里,我收獲的不是掌聲,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踏實感。真正拿起掃帚,才感覺雙腳踩實了土地,與這片鄉土產生了連接。”
施同學的志愿服務,雖然沒有直接面對需要照拂的個體,但他通過服務基層組織的運行,間接服務了整個村落的村民,體現了青年學子腳踏實地、融入社會的務實精神。
實踐感悟
青春的意義在于奉獻,成長的價值在于擔當。這個夏天,讓我們告別“宅家模式”,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需要幫助的角落,用志愿行動為青春添彩,用實際付出為社會貢獻力量。期待每一位學子都能在暑期實踐中收獲成長,讓志愿精神在盛夏里綻放最美芳華。
---------仝子賢
實踐的意義從不在“完成多少任務”,而在那些打破預設的相遇里——你會發現,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都在悄悄給彼此的夏天,留下一點不一樣的重量。
---------田琮舜
清晨的薄霧中,我揮動掃帚,清掃的不僅是落葉與塵土,更是時光在鄉村小徑上留下的沉寂。汗水滴入泥土,與草葉的清香混合。當角落煥然一新,聽見鳥鳴與村民的笑語,才恍然體會,真正的潔凈,是讓這片土地重煥被珍視的溫暖。這份樸素的勞作,連接了我們與鄉土最深沉的脈搏。
--------施宇杭
當她緊握我的手時,我忽然明白,我們的到來不只是服務,更是用傾聽驅散孤獨,用陪伴溫暖時光??此剖俏覀冊诮o予,實則是老人們在給予我們感悟生命的契機——那些皺紋里藏著的智慧與從容,遠比想象中更深厚。這份溫暖,是雙向的饋贈。
---------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