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星光童伴”社會實踐隊暑期活動紀實
盛夏的金陵,蟬鳴聲聲,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的縫隙,灑在南京市棲霞區未成年人保護站的活動室里,光影斑駁,如同孩子們眼中閃爍的期待。2025年8月11日至17日,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星光童伴”暑期社會實踐隊的九名隊員,帶著藝術的種子與青春的熱情,跨越山海,來到這里,與十五位特殊的“小星星”相遇,共同譜寫了一曲關于愛、藝術與成長的動人樂章。
啟航:藝術為舟,駛向童心港灣
在廈門大學團委、藝術學院的悉心指導下,這支由藝術學院、管理學院學子組成的隊伍,精心籌備了數月,旨在將藝術教育的甘霖,播撒到需要陽光的角落。
活動伊始,隊員們便與棲霞區未保站的老師們進行了深入交流,詳細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與心理需求。他們深知,藝術不僅是技巧的傳授,更是心靈的溝通。因此,隊員們迅速調整狀態,將自己從“老師”轉變為孩子們的“大哥哥”“大姐姐”,用真誠的微笑與耐心的陪伴,叩開了孩子們緊閉的心門。
深耕:多彩課程,點亮藝術夢想
為期七天的“星光童伴,童創未來”藝術夏令營,課程內容豐富多元,形式靈活多樣,旨在全方位激發孩子們的藝術潛能與創造力。
在趣味音樂課上,隊員們摒棄了枯燥的樂理講解,而是通過節奏游戲、身體打擊樂、歌曲創編等互動形式,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從最初的羞澀拘謹,到后來的放聲歌唱,孩子們在《拔蘿卜》《蝸牛與黃鸝鳥》等歌曲中,找到了表達情感的出口,也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純粹快樂。
創意美術課則是孩子們想象力的天堂。隊員們引導孩子們觀察生活、表達自我,從“我的自畫像”到“未來的家園”,從水彩的流動到黏土的塑形,孩子們的畫筆下,誕生了一個個充滿童真與奇思妙想的世界。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作,一件件形態各異的手工作品,不僅是藝術的結晶,更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的映射。
互動舞蹈課上,隊員們用輕快的舞步與熱情的鼓勵,點燃了孩子們的活力。從簡單的肢體協調訓練,到富有表現力的舞蹈組合,孩子們在律動中釋放天性,在合作中學會信任。當他們自信地展示自己編排的舞蹈片段時,臉上洋溢的笑容,是對隊員們最好的回饋。
除了常規課程,實踐隊還精心策劃了“藝術療愈”工作坊,通過繪畫、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引導孩子們表達情緒、緩解壓力。同時,隊員們還利用課余時間,為孩子們輔導功課,陪他們閱讀、做游戲,用點滴關懷,溫暖著孩子們的心靈。
綻放:匯報演出,見證成長奇跡
七天的朝夕相處,七天的傾心付出,終于在8月17日迎來了最美的綻放。“童創未來”匯報演出在棲霞區未保站溫馨上演,孩子們用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向所有人展示了他們的成長與蛻變。
舞臺上,孩子們自信地演唱著自己創編的歌曲,靈動地舞動著自己設計的動作,勇敢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充滿了力量與希望。臺下的家長、老師和未保站的工作人員,無不為之動容,掌聲與淚水交織,見證了這場愛與藝術的盛宴。
回響:雙向奔赴,共赴美好未來
“星光童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困境兒童帶去了藝術的滋養與心靈的慰藉,也為廈門大學的學子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與深刻的人生體驗。
隊員們在實踐中鍛煉了專業技能,提升了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更深刻體會到了社會責任與擔當。他們表示,這段經歷將成為他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激勵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用藝術服務社會,用愛心溫暖他人。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始終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藝術素養的優秀人才。此次“星光童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是學院踐行這一理念的生動體現。未來,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將繼續深化與社會各界的合作,拓展藝術教育的廣度與深度,為更多需要幫助的兒童送去關愛與希望,為推動社會和諧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廈門大學“星光童伴”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用藝術點亮了困境兒童的童年,也用愛心書寫了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份愛與藝術的種子,能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