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巢湖學院赴梅渚鎮兒童教育幫扶團在指導教師郝江鋒、冀祥麟的精心指導下,來到梅渚鎮黎明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雙方充分發揮校地聯動優勢,為鄉村兒童定制“智育+美育+德育”的多元成長方案,將知識傳遞、文化傳承與環保實踐等特色課程融入課堂,以實際行動書寫鄉村教育振興的青春答卷。
智趣相融,學業賦能成長梅渚鎮暑托班設在黎明村村民委員會,緊扣“培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教育方針,為孩子們定制多元學習“套餐”:數學思維探索環節,借數字推理的奇妙路徑鍛煉邏輯思維,孩子們圍坐一處,遇難題時相互探身示意、俯身比對,掌握快的主動執筆推演,直到同伴豁然動筆;英語趣味課堂化身“語言魔法場”,情景對話與單詞接龍營造沉浸式氛圍,演示剛畢,孩子們便組隊持卡片投入互動,語調清亮,接龍時應聲站起、發音洪亮,偶有卡殼便有輕拍與口型提示,誦讀與歡笑交織成趣。

圖 1 隊長楊雯雯與學生討論數字推理知識
藝趣啟智,繪就多彩童年“創意+工廠”同步開啟,實踐團隊帶著彩紙、黏土、熒光棒等“靈感原料”就位。從折出靈動紙飛機,到捏出憨態小動物,再到用熒光棒做出多彩手環,孩子們用想象當“魔法棒”,把平凡材料雕琢成專屬創意寶藏。一件件手工成果,既是創意的展現,也是自信心與動手能力的成長見證。

圖 2教育服務關愛團暑期合影
果扇納吉,古韻今承匠心“水果小扇子”非遺手作體驗課上。成員們借宋代《槐蔭消夏圖》牽出團扇“以扇喻節”的千年禮俗,解出桃(壽)、石榴(福)、荔枝(吉)等傳統果紋祥瑞密碼。孩子們手持彩紙,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先精心勾勒出夏日水果的輪廓,西瓜的圓潤、葡萄的串珠形態躍然紙上;再以繽紛彩墨細致填色,西瓜的紅瓤黑籽透著清涼,葡萄的紫晶光澤仿佛要滴落。待畫作完成,靈巧地沿邊線裁剪,將彩紙塑成扇面形狀。傳統紋樣的靈韻與現代創意的活力在方寸之間交融碰撞,青少年們沉浸于勾勒填色、剪裁塑形的過程中,不僅傳承了"應時而作,匠心獨運"的工藝智慧,更在扇動清風時,感受著中華傳統美學與夏日生活的美好共鳴。

圖 3 “水果小扇子”作品展示
環保力行,共創綠色未來實踐團以“垃圾奇妙大冒險”主題活動,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轉化為趣味實踐。通過動畫故事、分類游戲,引導孩子們化身“環保小衛士”,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綠色生活習慣。從課堂到生活,孩子們將環保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守護美麗家園貢獻力量,讓生態文明理念從小扎根。

圖 4學生們認真觀看以動畫切入的環保教育視頻
梅渚鎮黎明村村民委員會與巢湖學院赴梅渚鎮兒童教育幫扶團攜手同行,以豐富實踐回應新時代教育需求,不僅為鄉村兒童搭建了知識學習、文化傳承與品格塑造的平臺,更以創新形式推動教育、文化、生態等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開花,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