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踐行“青年服務基層”理念,滁州學院赴來安縣安康醫療實踐小分隊于6月26日至7月2日奔赴滁州市瑯琊山,各小區社區,來安縣安康醫養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醫療關懷、生態守護、社區環保行動為著力點,傳遞溫暖與環保理念,書寫青春擔當。
6月26日,小分隊的成員們準時到達瑯琊山進行“凈山行動”,拿上提前準備好的伸縮夾和垃圾袋,沿登山步道清理垃圾超10余袋,遇到游客時,成員們主動講解文明旅游,愛護自然意義,引導自帶垃圾袋,為生態保護注入青春活力。
走進山水人家等社區,實踐團開展為期2天的“社區垃圾分類宣導”。通過現場講解,向居民普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類標準,發放宣傳手冊,為居民答疑。設置分類垃圾桶示范點,指導投放垃圾,吸引50+名居民參與,推動社區綠色生活習慣養成。
實踐團來到來安縣安康康養機構,開啟“安康康養暖夕行動”。20余位老人在這里收獲了溫情陪伴,團隊成員與老人結對嘮家常,傾聽人生故事,了解生活與心理需求,給予情感慰藉 。文藝互動環節,小文藝會傳遞歡樂,成員與老人合唱《小美滿》,教老人做健身操、下象棋,表演趣味舞蹈、小節目,還開展艾草錘手工制作,讓老人在互動中感受關懷。同時,協助工作人員整理房間、修剪指甲,教老人使用手機功能,送去實用技能與貼心服務,收獲老人手寫感謝便簽、合影留念超15份,讓醫養機構充滿溫馨。
活動中,實踐團成員收獲多重成長。溝通協調、組織策劃、問題解決等能力顯著提升,成員自評實踐能力提升率達90% 。與老人、居民、景區工作人員互動,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價值觀與服務意識。團隊歷經籌備、執行,協作默契度提升,形成互助擔當文化。活動后,實踐團整理物資,向醫養機構移交剩余慰問品;召開復盤會,總結亮點(如老人互動創新形式、分類宣傳成效)與不足(如垃圾清理效率待提升);向康養機構、瑯琊山管理部門、社區反饋成果,提交垃圾分類調研報告,探討長期合作,為基層服務注入持久動能。
此次“三下鄉”實踐,滁州學院實踐團以青春之力,架起代際溝通橋梁,守護生態環境,推廣綠色生活,在基層書寫擔當。未來,團隊也將繼續深耕實踐,讓青春在服務中閃光,為鄉村振興與社會發展添彩。
通訊員: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