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實踐團成員在何家沖合照
7月1日至7月5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善水書院“核光啟夢”實踐團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赴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羅山縣何家沖紅色教育基地,以實地探訪、重走征程、重溫誓言等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延續長征精神,激勵青年學子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一、尋跡:感悟革命初心
圖為指導老師為實踐團成員介紹著名將領
圖為指導老師為實踐團成員介紹長征路線
在何家祠堂長征紀念館(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指導老師結合長征路線圖與歷史文物,講述紅二十五軍從何家沖出發、轉戰千里會師中央紅軍的歷程。斑駁的歷史照片與破損的行軍裝備,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革命先輩“鐵心跟黨走”的忠誠與“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擔當。
二、賡續:傳承奮斗精神
圖為實踐團成員重走長征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實踐團成員沿著先輩足跡重走長征路。崎嶇山路上,碎石與荊棘密布,但青春的腳步始終堅定有力。行進中,團隊齊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激昂的歌聲回蕩山谷,將對先烈的追思與對祖國的熱愛融入每一步征程。
三、宣誓:凝聚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重溫入團誓詞
千年銀杏樹下,實踐團成員面向團旗莊嚴列隊,重溫入團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鏗鏘誓言如火焰激蕩,既是對歷史的回應,更是對未來的承諾——“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長征精神的踐行者”。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何氏祠堂長征紀念館(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合照
此次實踐,讓青年學子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堅定信念。“核光啟夢”成員表示,將以長征精神為動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用青春行動續寫“新長征”的壯麗篇章。
文字:李佳輝 圖片:郎一凡 指導老師:侯鵬飛、李迅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