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起,錦州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科教筑基,醫輝護航”實踐隊的青年學子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與健康中國戰略號召,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深入社區基層提供給免費健康服務。為將服務推向更深層次,7月18日至20日,該隊伍聯合錦州市招商銀行(中央大街支行),舉辦了集愛心義診、健康科普、政策解讀與急救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志愿服務活動。
本次活動以銀行為中心,呈輻射狀覆蓋周邊多個社區和學校,現場氣氛熱烈,居民踴躍參與,好評如潮。這不僅為社區居民送去了健康與關懷,更在青年學子心中深深播下了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種子,讓青春在為人民服務的廣闊舞臺上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青春播撒健康種,童心共繪未來圖7月18日上午9時,實踐隊員來到家鄉地方小學,化身“健康講師”,以生動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知識講座,將健康理念深植童心。三層多媒體教室中,隊員關琳琳正通過圖文并茂的PPT,講述著“健康飲食”與“慢性病預防”的重要性。講臺下,32雙眼睛亮晶晶地盯著色彩鮮明的PPT,不時發出陣陣驚嘆。
這場以“健康飲食”與“慢性病預防”為主題的科普課,藏著隊員們數周的心血。為了讓抽象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他們將高糖高脂食品比喻為“隱形殺手”,將蔬菜水果稱為“健康衛士”,把久坐不動的危害形象化為“身體偷懶”,還設計了“零食成分猜猜看”互動游戲。
當一名同學在零食包裝上找到“反式脂肪酸”字樣時,恍然大悟道:“原來零食里有這么多‘健康陷阱’,以后我要當個‘健康小衛士’,好好吃飯,天天鍛煉!”。
課間休息時,隊員們通過與孩子們的互動,進一步傳播了健康理念。也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健康科普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性,進一步堅定了服務基層、守護人民健康的信念。
活動結束時,孩子們將自己繪制的“健康生活漫畫”送給隊員們。其中一幅畫上,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女孩正把薯片扔進垃圾桶,旁邊寫著:“我要當健康小衛士!”隊員們將這些畫作整理成展板,后來在銀行活動現場展出時,引來不少居民駐足。
圖為實踐隊員在對學生進行健康科普。 關琳琳 供圖
1+1+N新模式,健康種子播基層7月19日清晨6點,招商銀行門前的便民服務點已布置妥當。紅色帳篷下,血壓儀、血糖儀、健康手冊整齊排列,旁邊的橫幅“醫校攜手,健康到家”在朝陽下格外醒目。這是實踐隊創新設計的“1+1+N”服務模式(1名醫師指導+1名隊員操作+N戶家庭覆蓋)的主陣地——由附屬第三醫院的張醫生與實踐隊員組成搭檔,每組負責覆蓋周邊3個居民樓。
“李大爺,您的血壓比上周測的時候降了5個點,看來低鹽飲食真的起作用了!”隊員陳俁升一邊記錄數據,一邊笑著說。72歲的李建國老人連連點頭:“上次你們給的健康手冊我天天看,現在炒菜都用限鹽勺了。”在旁邊的咨詢臺,張醫生正拿著心臟解剖圖,給居民講解“夏季養心三要點”,圍攏的人群里不時有人拿出手機拍攝要點。
這種“專家指導+隊員實操”的模式,讓服務效率大大提升。隊員們與醫師密切配合,上午9點到11點,20組服務小隊就完成了約200位居民的血壓測量,發放健康手冊300余冊。他們耐心細致地為居民測量血壓,記錄數據,并針對不同年齡段居民,講解高血壓的預防、日常飲食管理及合理用藥等健康知識。此外,隊員們還針對部分老年人視力不佳的問題,特意準備了大號字體的《家庭用藥時間表》,上面用不同顏色標注著服藥時間,深受老人歡迎。
下午,在專業醫師的帶領下,隊員們還走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距離觀察基層醫療的運作模式,并帶著便攜式設備上門服務。在獨居老人家中,隊員王子辰不僅測量了血糖,還幫老人檢查了藥箱:“阿姨,您的降壓藥還有半個月就過期了,我們幫您登記在社區健康檔案里,下周讓社區醫生給您送新藥來。”老人拉著王子辰的手不肯松開:“孩子們比我的新兒子想的還要周到!”

圖為實踐隊員及專家進行健康測量。 陳俁升 供圖
“名醫下鄉”踐初心,醫心為民護安康7月20日,在錦州市凌河區錦州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里,一場特殊的“名醫會診”正在進行。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內科、外科、中醫科等多領域專家整齊列陣,為居民提供免費健康檢查、疾病咨詢及用藥指導,由此拉開該校“科教筑基,醫輝護航”暑期社會實踐團專家義診活動的序幕。
“王阿姨,您把左手伸出來,我看看舌苔。”中醫科張大夫一邊號脈,一邊詢問。78歲的王老人最近總覺得關節疼,聽說有專家義診早早趕來。張大夫現場施針后,老人活動著胳膊驚喜地說:“真不疼了!這手藝太神了!”旁邊的心血管專家李主任正在給居民講解體檢報告,他用紅筆圈出關鍵數據:“這個血脂指標稍微偏高,我給您寫了個食譜,照著吃一個月再復查看看。”
義診持續至下午3時,服務群眾超237人,不少居民在義診結束后感慨:“這樣的活動太及時了,在家門口就能見到大專家,真是我們的福氣!”一位患有高血壓多年的大爺激動地說:“你們不僅幫我測血壓,還教我怎么吃藥、怎么吃得更健康,真是太貼心了!”
此次義診不僅讓居民享受到專業醫療服務,也讓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基層醫療的重要性和醫者的責任擔當。一位實踐隊員表示:“看到居民因我們的服務而露出笑容,我更加堅定了從醫初心。”
活動最后,實踐團與社區簽訂《健康服務共建協議》,未來將通過定期義診、健康講座等形式,持續為錦州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指導專家在錦州進行義診。 高慶輝 供圖
初心如磐踐誓言 仁心礪劍護蒼生活動最后一天的總結會上,隊員們圍坐在一起分享感悟。“當那個小女孩說要當健康小衛士時,我突然明白了‘預防大于治療’的真正含義。”宋科的筆記本上貼滿了孩子們送的畫。高慶輝則翻出手機里的照片:“李大爺把我們的健康手冊包上了書皮,說要當成傳家寶。”
帶隊老師看著這群眼眶微紅的年輕人,想起活動籌備時的場景:為了協調專家時間,隊員們跑了三趟醫院;制作手冊時,為了一個用詞是否通俗,大家爭論到深夜;甚至有人自費購買了卡通貼紙,只為讓科普課更生動。
返程途中,隊員們收到社區發來的消息:居民群里大家都在曬自己做的健康餐,還有老人發來跟著視頻學做急救動作的照片。
圖為實踐隊員及指導專家暑期實踐合照。王子辰 供圖
此次社會實踐讓全體實踐團成員收獲滿滿。大家紛紛表示,“健康中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由每一次宣講、每一個建議匯聚而成。這堅定了我們以預防為主、服務人民的信念,立志成為推動全民健康的力量。醫路漫長,從預防慢性病、抓健康飲食做起,我們一定能走出醫學青年守護百姓健康的堅實步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通訊員 宋科 邵祎翹 高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