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淇 蔡佳蒙/文 孫士淇 王相與/圖為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探尋鄉村振興的多元路徑,2025年8月5日至8月9日,資環學院赴陜西省延安市南泥灣綠色發展調研團團隊開展了三下鄉調研活動。此次活動聚焦綠色發展主題,團隊先后走訪了南泥灣鎮人民政府、南陽府村、桃寶峪村等地,通過實地考察、與當地干部群眾座談交流以及發放 3000 多份問卷等方式,全面了解當地在鄉村振興、綠色農業、環境治理、居民收入提升、固廢及廢水處置等方面的情況,力求為鄉村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走訪政府部門,把握綠色發展全局規劃?調研伊始,團隊來到南泥灣鎮人民政府。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南泥灣鎮整體的綠色發展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據介紹,南泥灣鎮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制定了一系列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措施。在綠色農業方面,積極推廣有機種植、生態養殖模式,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在環境治理上,加大對固廢、廢水的處置力度,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等,帶動居民增收致富。

圖 1參觀南泥灣鎮人民政府
?
團隊成員認真聆聽了介紹,并就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通過此次走訪,團隊對南泥灣鎮綠色發展的整體布局和鄉村振興的推進情況有了全面的認識,為后續深入各村調研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入南陽府村,探尋落后村落發展瓶頸?南陽府村是當地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村莊,團隊將其作為調研的重要站點,旨在了解發展較慢村落在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走進南陽府村,道路兩旁的房屋略顯陳舊,村內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團隊成員通過與村民座談、發放問卷等方式,了解到該村經濟發展滯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缺乏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帶動;二是村民環保意識相對薄弱,在固廢處理、農藥化肥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規范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三是資金和技術短缺,難以開展綠色農業項目和環境治理工程。?

圖 2 南陽府村參觀調研
在調研過程中,村民們紛紛表達了對發展的渴望。一位村民說道:“我們也想搞綠色種植,發展特色產業,但沒資金、沒技術,不知道從何下手。” 團隊成員將村民的訴求一一記錄下來,表示將在調研結束后,結合所學知識為該村的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
探訪桃寶峪村,借鑒特色產業與環境治理經驗?與南陽府村不同,桃寶峪村憑借其特色產業和有效的環境治理措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團隊來到這里,重點考察了該村的農家樂產業和河道治理情況。?

圖 3 桃寶峪村參觀
桃寶峪村依托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大力發展農家樂產業。村內的農家樂各具特色,食材多采用當地綠色農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消費。農家樂經營者告訴團隊成員:“我們嚴格按照環保要求經營,污水、垃圾都進行了妥善處理,游客們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回頭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據了解,該村的農家樂產業已帶動了數十戶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顯著增加。?
在河道治理方面,桃寶峪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過清淤疏浚、種植水生植物、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等,使村內的河道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綠樹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