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德州學院生態與資源環境學院“童彩飛揚”志愿服務團隊緊扣“童心逐夢繪童彩,志愿揚帆筑未來”主題,深入德州市平原縣新城社區、蓮花池社區,以及德城區學府家園與興文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中,團隊充分發揮地理科學(師范類)、旅游管理等專業優勢,依托中國志愿者協會“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項目的物料支持,聚焦青少年兒童成長全需求,為社區兒童提供涵蓋多領域的精準志愿服務,切實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
專業賦能:多元實踐筑牢成長基石“童彩飛揚”志愿服務團隊精心打造地理科普營、美麗中國行、七彩假期匯三大實踐板塊,設計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地理科普方面,“趣味地理,‘童’學常識”活動通過趣味圖片、視頻和游戲,講解我國各地區生活習性及地理影響因素,激發孩子們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小吸管‘搭’世界”活動則讓孩子們用吸管搭建建筑模型,有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與團隊協作能力。此外,“繪出最美青花瓷”“指尖非遺,千年剪影工坊”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

紅色傳承:厚植情懷凝聚愛國力量團隊始終將紅色基因的傳承作為重要使命,高度重視對青少年愛國情懷的培育引導,在“祖國旗幟在我心”活動中,志愿者向青少年們介紹了黨旗、國旗、軍旗、團旗和隊旗的含義及背后的故事,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旗幟背后的歷史與精神。同時,結合手工制作迷你五星紅旗,加深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薪火傳九州,同拼中國夢”活動以拼圖比賽的形式,增強孩子們對祖國領土完整的認知,讓紅色教育“接地氣、有溫度”, 厚植了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安全教育:守護成長織密防護網絡為強化青少年安全素質培養,“童彩飛揚”志愿服務團隊開展了“被看見 才安全”主題活動。志愿者通過趣味講解和互動體驗,向孩子們科普了低能見度環境下的安全防護要點,重點講解了高辨識度衣物與反光裝備的選擇技巧。通過“暗箱探索實驗”和“穿衣任務”環節,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反光材料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自我保護能力。在“健康知識玩起來”活動中,志愿者同樣聚焦青少年成長需求,介紹了飲食健康、運動健康和視力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并借助“健康跳跳棋”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鞏固了健康安全知識,同時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
生態文明:共筑夢想點亮綠色未來在“美麗中國行”板塊中,團隊開展了“美麗中國我行動”宣講活動,通過生動的PPT和趣味短視頻,為孩子們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清晰梳理各類垃圾的分類標準與投放要求。針對易混淆的問題,志愿者結合案例答疑,并通過情景模擬強化分類認知。同時,團隊還開展了“江河湖海環保行,共筑生態文明夢”、“減紙節電,守護家園”以及“點滴護源,潤澤生命”等活動,通過動畫短片、案例講解、手工互動的形式,讓孩子們了解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掌握了具體的節水措施,環保意識得到顯著增強。
團隊協作:凝聚合力綻放青春光彩“童彩飛揚”志愿服務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推動活動順利進行。團隊成員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活動中,志愿者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通過講解、示范、互動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升技能。團隊還通過“活力童年運動匯”“玩出來的專注力”等活動,設計了跳繩比拼、飛盤接力、沙包游戲等多個趣味運動項目,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與身體素質。

總結展望:深耕實踐賦能教育新篇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中,“童彩飛揚”志愿服務團隊以20余次活動為紐帶,服務社區兒童300余人次,將關愛與陪伴送達社區兒童身邊,用實際行動在基層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種子。這些活動不僅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注入了斑斕色彩,更在潛移默化中助力他們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綜合素養,讓成長的力量在實踐體驗中悄然綻放,贏得了社區居民與青少年的真心點贊,成為連接校園與社會、服務與成長的溫暖橋梁。展望未來,團隊將堅守扎根基層的初心,以更宏闊視野深耕育人場域。在傳承中突破創新,讓活動更契合成長期許與時代需求,以青春之力托舉青少年全面發展,為基層教育生態賦能,讓志愿服務之光照亮更多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