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承者說——青年對話“五老”實踐行動
為充分發揮“五老”親歷者、見證者、實踐者的優勢,引導青年學子從身邊榜樣汲取精神力量,8月1日,南通理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青鋒實踐隊攜手南通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龍潭村、龍湖佳苑社區工會、共青團、關工委,共同開展“父輩善舉照前路子承愛心續新篇”主題實踐活動。
傳家風述善舉初心課潤青年 “胡爺爺,您是如何接過父親的愛心接力棒,讓溫暖延續的?”活動伊始,團隊隊長周敏發言提問,胡振華以“傳承者”身份,循家風脈絡,分享“老模范”的愛心故事,并細數十余年的堅守:從接過“龍潭村漢生愛心互助協會”名譽理事長接力棒,將父親修車余款、慰問金及自己賣廢品、盆景收入全額捐贈慈善機構;到拆遷時將父親栽種三十年的銀杏樹、相伴半生的修車工具送往中華慈善博物館展出;再到家中高懸裝裱“修車小結”,以父輩箴言教育子孫“永做善人”。從物質捐贈到精神傳承,胡振華用具體行動讓“做好人、行善事”的家風在新時代扎根生長,為青年學子上了一堂直擊心靈的“初心傳承課”。
贈書籍傳能量愛心語勵人心 胡振華向青年學子贈送了親手整理的《修車老人胡漢生》。為學子簽名時分享:“不是鼓勵大家去捐款,是希望大家做有愛心的人。”從個人珍藏到公開分享,他讓這份正能量走出家門,成為滋養更多人的精神養分。
觀展館溯善源美德脈續新篇 青鋒實踐隊參觀了龍潭道德模范館“善風”展區中復原胡漢生老人的修車場景,以及其感人事跡、榮譽證書、修車小結、紀念詩詞書畫等藝術作品,圖文與實物交織間,青年學子深切感悟:從張謇到胡漢生再到胡振華,愛心從不是抽象口號,而是代代相傳的生命印記,更激勵著他們沿美德之路前行,為南通發展貢獻力量。
未來,青鋒實踐隊將持續與“五老”對接交流,以榜樣精神為指引,用青年行動踐行“做好人、行善事”的初心,讓愛心代代傳遞。(作者:周敏 盛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