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紫璇 陳薈如
為深入貫徹關于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29日至7月1日,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汴梁尋藥跡,中藥惠民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團委書記姜毅,輔導員張文龍、陳薈如的帶領下,奔赴河南開封,于歷史文脈與現代醫教的交融中,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中醫藥文化探尋與惠民服務之旅。
活動首日,團隊踏入開封山陜甘會館。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建筑,以精美的磚雕勾勒出傳統文化的瑰麗圖景。隊員們在駐足欣賞間,深刻領悟到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獨特價值。
隨后,團隊走進開封博物館。古樸的藥具見證著往昔的診療場景,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讓隊員們得以觸摸中醫藥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深厚積淀。
為進一步探索中醫藥的傳承與實踐,6月30日,團隊踏入開封中醫院,開啟沉浸式的中醫藥文化體驗。在診室里,隊員們近距離觀摩醫生運用“望聞問切”的傳統診斷方法,大家將課堂所學的中藥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緊密結合,感受中醫診斷的精妙之處。
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內,以文、圖、場景和實物等多元表達形式,生動再現了大宋中醫藥的輝煌成就。泛黃的古籍記載著古人的醫藥智慧,隊員們置身于中醫藥蓬勃發展的歷史時空,仿若穿越千年,深刻體會到中醫藥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的時代內涵。
當日下午,團隊轉場河南醫藥技師學院。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讓隊員們對新時代中醫藥技能人才培育體系形成全新認知。雙方就“中醫特色療法推廣”“校際資源共享機制構建”等議題展開深度研討。步入現代化實訓基地,古法今用的教學場景令人耳目一新。植物標本展示區,形態各異的藥用植物標本訴說著自然的饋贈;動物標本展示區中,西伯利亞虎、穿山甲的珍稀標本栩栩如生,呈現了動物類藥材的生態價值與藥用意義。
團委書記姜毅表示:“中醫藥的發展,既需要‘守正’的定力,堅守傳統精髓;也離不開‘創新’的勇氣,緊跟時代步伐。希望同學們將所見所學轉化為行動,成為中醫藥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健康中國建設的有力踐行者。”
此次實踐活動,師生們循著汴河兩岸的藥香,走訪古建會館、文博場館、醫療機構與職業院校,在歷史與現代的交織中,激發了大家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完成了一場深度的中醫藥文化探尋與傳承之旅。
(特約通訊員:姜毅 攝影:吳莉 審核:彭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