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盛夏的風拂過六安的山水,我們懷揣著對水利工程的好奇與探索的熱情,踏上了“三下鄉”的實踐之旅。此次六安之行,走進當地水庫,近距離認識各類水工建筑,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汲取,更是一場心靈的震撼與成長的蛻變。
 
             參觀剪影
我們先后探訪了六安的響洪甸水庫、佛子嶺水庫等多座水庫。站在雄偉的大壩前,一種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那厚實的壩體,宛如一條沉睡的巨龍,橫臥在兩山之間,抵御著洪水的侵襲,守護著一方安寧。通過水利專家和工作人員的講解,我們了解到,大壩的建設并非易事,從選址、設計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與汗水。每一塊磚石、每一方混凝土,都承載著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      
大壩及庫區風景 漫步在水庫周邊,各類水工建筑錯落有致。溢洪道、輸水洞等設施看似普通,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溢洪道在洪水來臨時,如同一個“安全閥”,及時將多余的水量排泄出去,防止水位過高對大壩造成威脅;輸水洞則像一條“生命線”,合理調配水資源,為下游的農田灌溉、居民用水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我們一邊聆聽講解,一邊仔細觀察這些建筑的結構和運行原理,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在眼前變得鮮活起來。
相關水利設施及建筑物這次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它不僅是一項工程建設,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這些水利設施不僅能抵擋洪水災害,還為周邊的農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得原本干旱的土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助力當地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下鄉”活動,讓我們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大課堂。在六安的山水間,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水利知識,更看到了水利工程背后蘊含的巨大力量和水利工作者的無私奉獻。這次實踐經歷,將成為我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將來為水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更多的人受益于水利工程的恩澤。 
未來,我們將帶著這份感悟與熱情,繼續前行,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書寫屬于我們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