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印記淬初心青春擔當續榮光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戎光薪傳”隊赴宜昌開展紅色主題社會實踐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為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2025年6月29日至7月5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軍事社團“戎光薪傳”實踐隊赴湖北省宜昌市開展以“探尋宜昌紅色印記,踐行青年時代擔當”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中地點為宜昌革命紀念館
實踐隊懷著崇敬之心,先后走訪宜昌革命紀念館、宜昌大撤退紀念園、809軍工廠舊址等多處紅色教育基地,并專程慰問抗美援朝老兵黃開元與一等功臣劉德武,在歷史的回響與英雄的講述中接受深刻的思想洗禮。
聆聽英雄事跡,感悟忠誠信仰
7月3日,實踐隊分別拜訪了90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黃開元與一等功臣劉德武,聆聽他們投身國防、堅守使命的動人故事。
黃開元曾服役于志愿軍某部火箭炮團,親歷朝鮮戰場的烽火歲月。他深情回憶道:“每發炮彈價值四兩黃金,作戰部署不容有失。”雖負責彈藥管理,卻深知肩頭重任關乎戰局成敗。退伍后,他嚴守軍事機密,深藏功名,在地方崗位上默默奉獻。
圖中黃開元老人在講述他的經歷
劉德武曾在西北戈壁參與國防重大任務,執行排雷爆破等危險工作。他現場演示爆破技術,強調“任務面前沒有害怕,只有怎么完成”。退伍后他在銀行崗位刻苦鉆研,成為業務標兵,退休后連續16年擔任小區業委會主任,服務社區無怨無悔。“軍裝可脫,軍魂永不褪色”,他用一生踐行了軍人誓言。
圖中劉德武老人在講述他的經歷
實地學習歷史,砥礪奮斗初心
實踐隊還在宜昌革命紀念館開展現場教學,通過大量戰時實物與文獻資料,系統學習鄂西會戰、宜昌保衛戰等歷史事件,理解英雄先烈的犧牲與奉獻。在宜昌大撤退紀念園,隊員們肅立默哀,緬懷為抗戰犧牲的船工;在809軍工廠舊址,體驗軍工器械操作,感受三線建設時期的艱苦創業精神。
圖中地點為809軍工廠舊址
踐行青年擔當,接續精神火炬
此次實踐活動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英雄與青年的交流,真正實現了“行走的思政課”育人效果。隊員們表示,要將老兵身上的忠誠品格、奉獻精神和過硬作風轉化為勤奮學習、實干報國的實際行動,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光芒。
正如隊長肖雨晴所說:“這次實踐讓我真切體會到什么是家國情懷,什么是不忘初心。我們一定會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圖中地點為宜昌大撤退紀念園
“戎光薪傳”隊將以此次實踐為新的起點,持續開展紅色文化學習傳播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用實際行動書寫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