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青年學子對工業精神與鄉村振興融合路徑的理解,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秦工薪火”實踐團近日走進咸陽市興平市冉莊村,圍繞“工業精神照亮鄉村振興路”主題開展基層宣講與實踐體驗。
清晨時分,冉莊村一派安寧而充滿生機。實踐團成員以一場精心準備的微宣講拉開了活動序幕,向三十余位村民講述了陜西工業發展中的“西遷精神”“工匠精神”等典型案例。團員們用生動的語言將一代代產業工人扎根崗位、攻堅克難的奮斗故事娓娓道來,贏得了村民們的共鳴與贊許。
在與村民互動的過程中,實踐團深切感受到工業精神并非局限于廠礦車間。它所蘊含的務實、專注、堅韌、創新的品質,也完全契合于鄉村振興所需的發展力量。面對村民們的積極提問與分享,團員們更加堅信,青年要將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基層的能力,推動鄉村發展注入更多技術活力與時代動能。
本次宣講不僅實現了工業精神的落地傳播,也激發了當地群眾對新發展理念的關注和討論。冉莊村的干部表示,此類活動有助于搭建溝通橋梁,讓農村發展與高校人才形成良性互動,進一步推動基層對新時代產業思維的認知與接受。
通過這一場深度宣講與交流,“秦工薪火”實踐團用真誠與行動架起了工業文明與鄉村文化之間的橋梁,為推動鄉村與工業精神的融合注入了青春活力。正如團員們所言:“精神的傳承,不只是講述,更要走進土地和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