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薪火傳四海,青春助力暖休寧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健康中國與鄉村振興戰略,彰顯新時代中醫藥青年的使命擔當,2024年8月16日至8月20日,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岐黃暖鄉”社會實踐服務隊一行15人,奔赴風景秀麗的古徽州所在地——黃山市休寧縣,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傳承中醫藥文化,服務百姓健康”為核心,將專業所學與實踐相結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廣泛的社會好評。
一、 追尋紅色記憶,筑牢信仰之基
實踐隊首站來到了休寧縣知名的紅色教育基地——“石屋坑革命舊址”。這里曾是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駐地和皖浙贛省委常駐地。隊員們行走在青山綠水間的紅軍路上,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聆聽當地老黨員講述烽火歲月里的感人故事。在紅軍夜校舊址前,隊員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守信仰、不畏犧牲的偉大精神。這一段紅色之旅,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溯,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堅定了隊員們扎根中國大地、服務基層群眾的理想信念。
二、 發揮專業特長,服務百姓健康
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基層群眾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中之重。服務隊在休寧縣海陽鎮鹽鋪村設立了臨時中醫健康服務點。基礎診療與健康篩查:隊員們為前來咨詢的村民提供了免費的血壓、血糖測量服務,并耐心詢問他們的健康狀況,建立了簡單的健康檔案。中醫特色療法體驗:我們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專業特色,為患有頸肩腰腿痛的村民提供了推拿、艾灸、耳穴埋豆等中醫適宜技術服務。艾灸的溫熱、推拿的舒筋活絡,讓村民們連連稱贊,真切感受到了中醫藥的獨特魅力。連日來,服務點累計接待村民超200人次,發放防暑降溫常用藥品及健康宣傳資料150余份,用實際行動將中醫藥的健康關懷送到了村民家門口。
三、 傳承中醫藥文化,播種青春希望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實踐隊特別關注鄉村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中醫藥文化小課堂:在鹽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隊員們為放假在家的孩子們開設了生動有趣的“中醫藥文化小課堂”。通過講述《神農嘗百草》等故事、展示常見中藥材標本、制作中藥香囊等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對中醫藥文化的濃厚興趣。傳統保健功法教學:清晨,在村里的文化廣場,隊員們帶領村民和孩子們一起練習“八段錦”。一招一式,輕柔緩慢,松緊結合,大家在一呼一吸間感受著傳統功法的神韻,成為了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四、 深入田間地頭,感悟鄉村振興
實踐期間,隊員們還深入休寧縣的茶山竹海,走訪當地農戶,了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在與村民的交談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國家鄉村振興政策為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也從鄉親們淳樸的笑容和熱情中,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價值,更加懂得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深刻含義。
五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短暫卻充實。安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的學子們用腳步丈量休寧大地,用專業知識服務鄉村百姓,用青春熱情傳播中醫藥文化。我們不僅將所學回饋于社會,更在實踐中學到了書本之外的知識,提升了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此次休寧之行是一次學習的旅程、一次奉獻的旅程,更是一次成長的旅程。它堅定了我們作為中西醫結合學子“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信心與決心。未來,我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歷和感悟,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將來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