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9日廣州城市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坤謙科創志愿實踐隊走進茂名市電白區,開展了“‘電’亮鄉村,安全伴童行”主題實踐活動。一周內,實踐隊圍繞用電安全宣傳、學業輔導幫扶、地方文化探訪三大核心任務,以專業服務回應鄉村需求,用青春行動詮釋責任擔當,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通訊員 劉保成)
安全守護:開展用電安全科普宣傳
7月13日,實踐隊以“安全先行”開啟實踐,在電白區藍田坡村舉行“用電安全宣傳日”活動。結合前期調研發現的鄉村用電隱患,如老舊線路、兒童誤觸電器、違規使用插座等問題,隊員們在社區廣場設立宣傳點,通過發放《鄉村安全用電手冊》、演示觸電急救模擬裝置、開展“安全用電小課堂”及“安全用電趣味游戲”等形式,向村民和兒童普及用電知識。
活動中,隊員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演示“觸電急救技巧”,通過互動問答幫助孩子們牢記“不玩電器插頭”“濕手不碰開關”等安全準則。針對部分鄉村老人不熟悉新型電器使用的問題,隊員們還入戶走訪獨居老人家庭,檢查家用線路安全并講解安全使用注意事項。此次宣傳共發放手冊50余份,接受咨詢1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安全用電意識,為鄉村用電安全增添了一道防護。
▲圖為隊員在宣傳用電安全
成長陪伴:學業輔導點亮求知夢想?
7月14日至18日,實踐隊在當地社區活動中心設立“愛心輔導站”,提供為期五天的學業輔導服務。隊員們根據兒童的年級特點和學習需求進行針對性輔導,重點解決數學難題、語文閱讀、英語語法等學科問題,同時設計“趣味小課堂”,通過繪畫、手工折紙等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輔導過程中,隊員們不僅關注學業提升,更注重情感陪伴。針對部分留守兒童性格內向的情況,通過“電影分享會”“團隊小游戲”等形式鼓勵他們敞開心扉。五天里,輔導站累計服務學生40余人次,有效解決了暑期作業難題,部分孩子從“怕提問”變為“愛提問”,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受到家長們的廣泛好評。
▲圖為隊員在輔導小朋友們
文化尋根:探訪博物館深化鄉情認知
7月19日,實踐隊開啟“文化探訪日”,走進電白區博物館和電白沉香文化博物館,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在電白沉香文化博物館,隊員們通過觀摩沉香標本、了解傳統制香技藝,深入感受“電白沉香”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文化價值與產業活力;在電白區博物館的“古驛道文化”“漁家民俗”等展區,隊員們通過文物陳列了解電白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到現代濱海城市的發展歷程。
參觀過程中,隊員們認真記錄,并與講解員就地域文化保護與傳承現狀進行交流。此次探訪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既要改善物質條件,更需守護文化根脈,為后續實踐注入了文化思考。
▲圖為隊員在參觀博物館
實踐總結:青春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為期一周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雖已結束,但其影響持續深遠。從筑牢鄉村兒童用電安全防線,到以知識陪伴助力成長,再到在文化探訪中深化對鄉村的理解,隊員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隊員們表示,此次實踐使他們走出校園,真切感受到鄉村的發展需求,也深化了對“知行合一”理念的理解。
此次活動不僅為電白鄉村帶來了實用服務與人文關懷,更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扎根基層、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在國家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此類實踐活動架起了青年與鄉村的橋梁,將青春力量融入鄉村發展,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貢獻了青春智慧與力量,這正是“三下鄉”活動在新時代的價值所在。
撰文:陳楚楚 葉錦倩 劉保成
供圖:吳浩東 曾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