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群充滿熱情與活力的法學院的學生開啟了以“法韻紅途”為主題的暑期實踐活動。他們懷揣著對紅色文化的熱愛和對法治建設的使命感,先后前往到鄧小平故居、成都戰役紀念館,建川博物館和成都馬鞍山烈士紀念園的系統參觀學習,將紅色文化與法治宣傳有機結合,為基層法治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實踐活動的初期,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訪了當地的紅色教育基地。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歷史文物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隊員們深刻領悟到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偉大精神力量,這些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法治建設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精神支撐。
圖一為小隊成員參觀革命遺跡
隨后,隊員們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活動。他們深入鄉村的各個角落,包括集市、學校、村委會等。最終,他們以集市為“主戰地”開啟了工作。在這里,隊員們設立咨詢臺,向過往的村民發放精心制作的法治宣傳手冊,內容涵蓋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們講解法律知識,解答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村民們紛紛表示,通過隊員們的宣傳講解,他們對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圖二為小隊成員前往開展普法活動的路途中
除此之外,在實踐過程中挖掘紅色法治故事成為了一大亮點。隊員們通過查閱歷史資料、采訪當地的老黨員和革命后代等方式,收集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紅色法治故事。這些故事展現了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政權如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人民權益、保障革命秩序。
圖三為小隊成員采訪當地的革命后代
參與實踐的法學專業大學生們也收獲頗豐。他們表示,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不僅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了實際中,增強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深刻體會到了紅色文化和法治建設相結合的重要意義。這種結合不僅能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也能讓法治建設更加深入人心,扎根基層。
“法韻紅途”暑期實踐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大學生服務鄉村社區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它展示了青年學子在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和法治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為和責任擔當,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青年力量投身到基層法治建設中,為實現鄉村振興和全面依法治國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