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至6日,來自山東科技大學的“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一行4人,深入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開展了以“草原生態保護與羊產業數字化發展”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該團隊由智能裝備工程、數據科學等專業的學生組成,在老師宋慶瑞的指導下,通過實地調研、技術實操、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古浪縣在草原生態治理與現代農業數字化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
首日:開展草原生態監測,筑牢綠色發展根基 8月4日上午,團隊抵達古浪縣草原工作站。在當地技術人員的系統培訓下,隊員們學習了樣方框使用、植被蓋度測算、土壤采樣等草原監測方法。下午,團隊前往山地草原片區,在烈日下開展實地操作。隊員趙光昊手持卷尺精確測量優勢植被高度,姜安昊用蓋度框統計植被覆蓋情況,呂繼廣和李軍健則負責植物種類識別與記錄。盡管汗水濕透衣衫,大家仍嚴謹細致地完成了3個樣方的監測任務,共獲取植被數據42組、土壤樣本3份,為草原“健康檔案”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次日:轉戰荒漠草原,識別生態威脅因素 5日清晨6點,團隊轉戰荒漠草原片區。此處沙土松軟、植被低矮,監測難度較大。隊員們俯身貼近地面,仔細辨別沙蒿、檸條等耐旱植物,并在技術員指導下識別出東亞飛蝗、狼毒等有害生物。當天共完成4個樣方監測,記錄風蝕區3處,為后續防治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下午,技術員通過標本展板為大家講解了蝗蟲與毒草的識別要點,為次日的防治行動奠定了基礎。
第三日:參與生物防治行動,為牧戶開展宣傳 參與全縣官方獸醫警示教育暨業務培訓,是我們大學生三下鄉的珍貴學習契機。在會議現場,我們聆聽專業知識,了解獸醫工作規范與責任。這不僅讓我們學到獸醫業務技能,更從警示教育中懂得行業底線。我們走進鄉村會議室,與基層干部、村民圍坐交流。在這里,從鄉土實踐中汲取養分沉浸式感受基層畜牧獸醫工作場景,助力我們將理論與實踐銜接,在鄉村振興實踐里,汲取成長養分,明晰青春服務基層的方向。
調研產業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實踐期間,團隊還專門調研了“八步沙羊產業鏈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與運營情況。通過參觀服務中心、與建行武威分行及農業農村局座談,隊員們了解到該平臺通過“智慧交易+數據中臺+供應鏈金融”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羊產業中交易成本高、融資難、監管弱等問題。截至目前,平臺已注冊養殖戶超千戶,完成線上交易金額1.3億元,授信金額超7億元,顯著提高了產業效率和農民收入。
實踐收獲頗豐,青春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此次實踐,隊員們不僅提升了專業技能,更深刻認識到科技與生態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大家表示,將把實踐中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學習動力和未來發展方向,繼續關注和支持古浪縣的發展,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青春智慧。
文:呂繼廣 圖:古浪縣草原工作站、實踐團隊攝
撰稿:山東科技大學“海底小縱隊”
負責人:趙光昊
指導老師:宋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