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xiāng)網(wǎng),三下鄉(xiāng)指定投稿平臺
網(wǎng)站首頁三下鄉(xiāng)活動三下鄉(xiāng)報告三下鄉(xiāng)總結三下鄉(xiāng)心得
三下鄉(xiāng)網(wǎng) > 三下鄉(xiāng)報告

南京林業(yè)大學:走進揚州大運河博物館 探尋運河文化傳承新路徑

    時間:2025-08-24     閱讀:
    來源:王宏宇 唐駿
  (通訊員:王宏宇 唐駿)2025年7月,南京林業(yè)大學“運河文化探尋”暑期社會實踐隊(由王宏宇、唐駿等7名同學組成),前往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展以“探尋運河文脈、助力文化傳承”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文獻研究、實地參觀、問卷調查、互動體驗等方式,系統(tǒng)梳理大運河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分析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功能與不足,旨在深化青年對大運河文化的認知,為推動大運河“活態(tài)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提供實踐參考。
  
  實踐隊前期進行了充分準備,將成員分為史料、影像、問卷三組,明確分工以保障實踐效率。史料組集中研讀《揚州運河志》《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guī)劃綱要》等文獻,梳理出隋唐至當代大運河發(fā)展的14個關鍵歷史節(jié)點,為實地調研奠定理論基礎;影像組參考專業(yè)博物館視頻拍攝規(guī)范,學習構圖、光線運用等技巧,確保后續(xù)素材采集質量;問卷組則統(tǒng)一問卷星后臺數(shù)據(jù)格式,設計涵蓋文化認同、生態(tài)滿意度等維度的調研問卷,并提前與博物館社教部對接,確認參觀時間、講解服務及調研許可,為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掃清障礙。
  
  沉浸式參觀:在歷史場景中解碼運河智慧
  
  實踐期間,團隊在博物館金牌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深入五大核心展廳,以“觀察+記錄+思考”的模式開展深度考察,在具象化場景中喚醒對運河文化的認知。
  
  “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廳內,巨幅沙盤清晰呈現(xiàn)2700公里運河河道與58處遺產點分布,全息影片則通過數(shù)字技術重現(xiàn)不同歷史時期運河風貌。團隊成員圍繞沙盤記錄下“埭閘聯(lián)合調度”“彎道減沖”等23項古代工程智慧,其中“埭閘聯(lián)合調度”通過水利設施組合實現(xiàn)水位動態(tài)調控,“彎道減沖”利用流體力學原理降低河岸侵蝕,這些細節(jié)讓成員直觀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系統(tǒng)性思維。“以前只知道大運河是世界遺產,這次看到具體的工程技術,才真正理解它為何被稱為‘活態(tài)遺產’。”實踐隊成員王宏宇在參觀記錄中寫道。
  
  圖為“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廳巨幅沙盤。劉啟恒供圖。
  
  “運河上的舟楫”廳中,1:1復原的20米沙飛船成為團隊研究的重點。來自相關專業(yè)的成員結合流體力學知識,對船體水線進行測繪,并測算滿載排水量,最終誤差控制在3.6%以內。“通過近距離觀察船體流線型設計和承重分布,再用專業(yè)知識驗證傳統(tǒng)造船工藝的科學性,這種‘理論+實物’的結合,比課本上學到的更深刻。”實踐隊成員陸佳銘分享道。
  
  圖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內的“沙飛船”復制模型。唐駿供圖。
  
  在“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廳,動態(tài)街景與氣味模擬系統(tǒng)營造出沉浸式體驗:茶肆的茶香、酒坊的酒香撲面而來,復原的商鋪招幌錯落有致。團隊分組完成多種商業(yè)招幌的識別,并對照《揚州畫舫錄》中“南北貨互通”的記載進行“文獻—實物”互證,梳理出運河商業(yè)文化“技藝交融”的特征。而“世界知名運河”廳的展陳,則讓團隊通過對比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近現(xiàn)代工程,提煉出中國古代閘壩技術在設計合理性、建造精度、管理體系三方面的領先優(yōu)勢。
  
  圖為“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廳的動態(tài)街景。王宏宇供圖。
  
  科技與田野結合:拓展文化傳承研究維度
  
  除展廳參觀外,實踐隊還嘗試通過科技體驗與田野調查,探索運河文化傳播的新形式與公眾認知現(xiàn)狀。
  
  在博物館科技體驗區(qū),團隊利用5G+VR設備完成1780年漕船過邵伯閘的場景模擬,以第一視角體驗漕運過程中的水位調節(jié)、船閘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并同步采集360°全景影像素材。“VR技術讓我們‘穿越’到古代漕運現(xiàn)場,這種沉浸式體驗比文字講解更易讓人理解漕運制度的復雜性,也為后續(xù)做科普傳播提供了新思路。”魏昕表示,團隊計劃將這些影像素材用于制作運河文化科普短視頻,讓更多人通過科技感受運河魅力。
  
  為了解公眾對運河文化的認知情況,團隊在博物館出口、三灣濕地公園、東關古渡三個差異化點位開展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27份。其中,博物館出口聚焦有文化接觸基礎的人群,三灣濕地公園側重關注生態(tài)的群體,東關古渡則覆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匯的綜合場景。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本地居民(占比41.3%)在大運河歷史沿革類問題上正確率比外地游客(占比58.7%)高出12.6%,而外地游客在運河景觀評價維度得分平均高出8.3分。“這種差異說明本地居民更了解運河歷史,但外地游客對運河的‘新鮮感’更強,后續(xù)文化傳播可以針對兩類群體制定不同策略。”潘賜分析道。
  
  實踐成果:青年視角下的文化傳承思考
  
  此次實踐讓團隊成員實現(xiàn)了從“碎片化信息”到“系統(tǒng)性知識”的轉化,也進一步強化了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通過觀察邗溝木樁、清代官契等350余件(套)文物,成員直觀感受不同歷史時期的工藝特色;通過探究隋唐大運河淤塞與疏浚問題,深化了對“運河與城市興衰關系”的認知。“以前覺得文化遺產保護離自己很遠,這次了解到大運河面臨的環(huán)境污染、城市化沖擊等問題,才明白青年也能出一份力。”實踐隊成員表示,未來會主動向身邊人傳播運河保護理念,從節(jié)約用水、保護運河周邊生態(tài)等小事做起。
  
  團隊還結合實踐探索文化傳播創(chuàng)新路徑,計劃利用VR/AR技術開發(fā)大運河文化沉浸式體驗項目,比如重現(xiàn)隋唐運河商船絡繹不絕的場景,或設計“AR掃描展品獲取多媒體信息”功能,讓靜態(tài)展品“活”起來。目前,已有社會組織向團隊發(fā)出合作邀請,希望共同開展運河文化教育活動,推動實踐成果轉化為實際的文化傳播力量。
  
  揚州大運河博物館作為展現(xiàn)運河文化的核心窗口,在文化傳承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可在“青年參與度”上進一步發(fā)力,比如增設青年文創(chuàng)作品展示區(qū)、開展大學生運河文化設計大賽等。“大運河是‘流動的文明’,青年應該成為傳承這份文明的‘活水’。“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帶動更多同齡人關注運河文化,讓這份遺產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范敬宇說。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xiāng)報告推薦
回頂部三下鄉(xiāng)網(wǎng)©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婚娇妻倩如帮助三老头| 美国式禁忌3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2018|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出白浆 |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8天堂资源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特色的免费大片视频| 老外粗猛长爽的视频|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内裤奇缘电子书| 99精品小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被猛男cao男男粗大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福利萌白酱喷水视频铁牛 | 91av小视频|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