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先生話劇實踐團隊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形式,成功在大連豪森瑞德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家精神進企業”主題活動。實踐團隊隊長親赴企業現場,與團隊成員遠程聯動,共同完成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故障診斷專家屈梁生教授為原型創作的話劇《屈梁生—給機器看病的醫生》,在企業中引起熱烈反響。
本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實踐團隊隊長前往大連豪森公司現場,與企業管理層和技術人員面對面交流;其他團隊成員則通過視頻會議系統遠程參與,實現了跨越千里的實時互動。這種創新形式既克服了地理距離的限制,又保證了活動效果的深度和溫度。
活動伊始,現場參會的隊長向企業代表詳細介紹了屈梁生院士的生平事跡和學術貢獻。屈梁生教授是我國機械故障診斷領域的開拓者,他研發的全息譜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國內重大裝備的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隊長生動講述了屈院士治學嚴謹、勇于創新、服務國家的感人故事,引發了在場員工的強烈共鳴。
隨后,活動現場播放了團隊精心制作的話劇視頻《屈梁生—給機器看病的醫生》。該劇以屈梁生院士團隊在大慶油田、瀘天化等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的真實經歷為素材,生動再現了交大科研人員運用自主創新技術攻克進口設備故障的艱難歷程。劇中既有科研攻關的緊張場面,也有師生情深的溫暖瞬間,深刻展現了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務國家”的使命擔當。
在觀后交流環節,線上線下參會人員展開了熱烈討論。豪森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活動形式很有創意,既讓我們感受到交大學子的熱情,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價值。”一位通過線上參會的交大學生補充道:“雖然不能親臨現場,但通過視頻看到企業同事們的認真觀看和熱烈反響,我們同樣感受到了科技報國的責任與使命。”
公司總經理祝經理在總結中指出:“西安交大實踐團隊采用這種創新形式開展活動,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智慧與擔當。我們期待未來能與高校建立更深入的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裝備制造行業的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
此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實踐活動,不僅創新了高校社會實踐的形式,更有效搭建了校企交流的新橋梁。活動既傳播了以屈梁生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精神,也展示了交大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服務國家戰略的青春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