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2025年8月24日至25日,安徽科技學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尋灣紅跡”團隊在金寨縣大灣村開啟為期兩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實地走訪與文化體驗相結合的方式,探索紅色基因傳承與鄉村發展的融合路徑。
團隊先后探訪安徽省工委舊址、六安六區十四鄉蘇維埃政府舊址、新四軍四支隊兵站舊址(汪家老屋)等紅色基地。在汪家老屋,成員們掃描文物旁的二維碼聆聽講解,銹跡斑斑的武器、行軍路線地圖與抓周鞋、紡織器具等民俗文物相映成趣,不僅展現了革命時期黨組織的活動軌跡與蘇維埃政權建設歷程,更通過實物載體讓成員們直觀感受歷史變遷。當看到村民分享與習近平總書記交流的場景時,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的內涵,認識到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次日,團隊前往天堂寨,沿途千丈巖瀑布奔涌、奇石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在白象戲水、情侶峰、將軍巖等景點,成員們不僅欣賞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自然景觀,更通過當地村民講解,了解到當年紅軍利用山林地形開展游擊戰爭的歷史,以及如今大灣村依托生態資源發展旅游的實踐。村民介紹,天堂寨已成為“生態課堂”,游客既能賞景,又能在自然中感受紅色歷史與生態保護的關聯,這種“紅”與“綠”的深度融合,讓自然景觀有了人文溫度,也為紅色歷史提供了現實載體。
此次“三下鄉”活動,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走訪與深度交流,不僅深化了對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的認知,更堅定了青年在時代征程中擔當作為的信念。未來,他們將以更多實際行動,讓“紅綠交融”的故事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綻放光彩。(撰稿人:俞晨杰 特約 通訊員:姜毅 攝影:尉博研 王璐瑤 王欣悅 指導老師:崔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