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媛欣)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發揮高校學子專業優勢,助力農村產業發展,2025年7月3日至7月4日,德州學院商學院“青耘電商行動團”奔赴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鎮,開展以“宣傳視頻+電商助農”為特色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們深入鄉村田間地頭,用專業知識把“土特產”搬上“云貨架”,為四女寺鎮農產品銷售搭建起數字化橋梁,注入青春創變活力。
匠心探索:赴運河古鎮,品果香之甜
山東省德州市四女寺鎮以優質的黃心紅油桃和網紋哈密瓜聞名,這兩種水果已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承載著深厚的農耕文化和技藝傳承。七月正是桃子成熟飄香、哈密瓜豐收的時節,也是果農們最忙碌的階段,每天起早貪黑勞作十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實踐團隊專程驅車來到這個素有“運河果鄉”之稱的古鎮,深入體驗果農的收獲日常。
“黃心紅油桃馥郁的香氣撲鼻而來,咬下一口,果肉細膩多汁,酸甜交融;再嘗一口網紋哈密瓜,清脆甘甜,蜜意沁心,回味悠長。”這是實踐團隊成員在品嘗四女寺鎮特色水果時的真實感受。團隊先后走訪了油桃種植園和哈密瓜種植戶,跟隨果農進果園、下瓜地,參與采摘、分揀、包裝等流程,一邊了解桃樹與瓜藤的生長特性,一邊學習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節水灌溉等知識。
通過實地交流與體驗,團隊了解到,四女寺鎮的桃子和網紋哈密瓜品質出眾,采用生態種植方式,水源清潔、土壤肥沃,孕育出的果實風味獨特。然而,由于近年市場競爭加劇,加上品牌建設滯后、推廣渠道有限,這些優質水果的銷售仍以本地和周邊為主,未能形成穩定的市場。“好果子走不出去”,成為不少種植戶的心聲。經過小組討論,最終確定以特色農產品為助農核心,策劃“宣傳視頻+電商助農”的助農方案。
視頻拍攝:鏡頭聚焦,展現農產品魅力 視頻拍攝組用心投入,深入果園與種植基地,用鏡頭捕捉農戶摘取桃子的畫面;在玫瓏網紋哈密瓜種植園,成員們蹲守田間,記錄農戶挑選哈密瓜,為哈密瓜除草的畫面;為呈現黃心紅油桃的新鮮飽滿,他們跟隨采摘工人穿梭果樹間,用特寫鏡頭展現黃心紅油桃的色澤飽滿和誘人可口。
拍攝過程中,成員們注重挖掘農戶與農產品的聯系。跟拍種植戶灌溉、疏果等日常農事,將他們種植黃心紅油桃的日常展現在視頻中,讓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到農戶對農產品的用心投入。一系列生動鮮活的宣傳視頻,為后續電商直播預熱,在短視頻平臺發布后,吸引不少網友關注,為農產品直播積累了流量。
圖為拍攝宣傳視頻現場。吳澤萱供圖
電商直播:云端帶貨,拓寬銷售渠道 商學院電商小分隊開展了農產品專場直播活動。在直播現場,團隊成員手持剛采摘的哈密瓜和黃心紅油桃,化身為“鄉村好物推薦官”。團隊成員熱情介紹道:“各位觀眾請看!這便是四女寺鎮的中油4麻點黃心紅油桃,均為現摘現發,咬上一口,汁水四溢,甜度高達16度以上……”介紹過程中,主播還進行了現場試吃,鮮紅的桃汁沾染在了嘴角,這種真實的口感體驗激發了觀眾的購買意愿。
圖為電商直播現場。劉媛欣供圖
經濟實效:農產品銷路拓寬,農戶笑開顏 此次實踐活動,為四女寺鎮農產品銷售帶來顯著變化。據統計,實踐期間,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玫瓏網紋哈密瓜、黃心紅油桃等農產品超20斤,銷售額突破800元。“以前咱對直播帶貨摸不著門道,多虧這些學生娃,教咱咋搭建直播間、咋優化商品展示,現在訂單量環比漲了兩成,直播流程也越跑越順,鄉村經濟這盤棋,越下越活啦!”有著多年種植經驗的張大叔,談及電商助農帶來的改變,難掩興奮,細致盤點著銷售數據與體系建設的新進展。
圖為果農眉展顏開的場景。董澎逸供圖
成長賦能:學子實踐錘煉,青春綻放光彩 此次三下鄉實踐不僅為種植戶拓寬銷路,更成為青年學子能力錘煉的鮮活課堂。面對高溫,團隊成員相互協作,連續三小時跟拍果農采摘過程,汗流浹背仍緊盯設備參數。“鏡頭要對準果子的糖霜紋路,才能讓觀眾感受到鮮甜,”負責攝影的同學抹著汗笑道,“書本上學到的運鏡技巧,終于在泥土里練熟了。”
當直播中突遇網友質疑果品規格,團隊成員迅速舉起測糖儀現場檢測:“23.1甜度,單果重212克,咱們用數據說話!”種植戶張大叔在鏡頭后豎起大拇指:“這些娃娃比電商平臺客服還專業!”

圖為團隊成員實踐結束合影。譚凱中供圖
四女寺鎮負責人表示,青年學子們扎根鄉村開展電商助農實踐,不僅通過直播推廣、視頻宣傳等創新方式為當地農產品拓寬了銷售渠道,更結合專業知識為種植戶傳授了電商運營技巧,切實解決了農產品銷售中的實際難題。村黨支部對學子們的實踐行動給予充分肯定,“這種校地協同的實踐模式,既為鄉村發展注入了青春活力,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實踐結束后,黨支部書記表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青年力量參與到鄉村建設中來,共同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