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湖南工商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青春奮斗實踐團·本碩聯隊,深入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西湖潭村,感受這片土地在改革浪潮中發生的巨變,探尋黨建引領下土地賦能鄉村發展的新路徑。
(圖1成員在尚東產業小鎮規劃展示區參觀學習)
青眼觀改革:土地入市激活沉睡資產 西湖潭村,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之一,西湖潭村自2015年起大膽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村黨支部副書記祖杰向實踐團講解核心機制:堅守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轉移、保障農民長期收益不減少,通過統一規劃引導、統一市場運營,破解土地碎片化難題。改革以來,在土地紅利持續釋放下,村集體經濟收入自2021年起連續突破200萬元,村民人均分紅逐年遞增,生動詮釋了“產業有效益、農民有收益”的改革初衷。
赤心映黨旗:黨建引領擘畫宜居畫卷 實踐團在村黨建展廳深入研學“黨建聚合力”工程實施成效。村黨總支創新“屋場黨建”,黨員干部帶頭下沉網格,通過“屋場夜話”“政策微宣講”等形式,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20余起。在黨組織引領下,土地制度創新成為撬動全域振興的戰略支點:依托集約節約的土地利用,現代化產業園區蓬勃興起;黃金樓、光明屋場等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西湖潭村成功實現生產園區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舒適、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三生融合”格局,獲評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
(圖2成員在西湖潭村黨建展廳學習當地土地改革工作機制)
沃土育新篇:改革動能續寫振興華章 通過參觀尚東產業小鎮,團隊見證改革激發的蓬勃活力。政企共建賦能產業活力,開展政策宣講、創新培訓;法治護航與人才戰略并進,打造智能平安園區。西湖潭村從“土地沉睡”到“活力迸發”的蝶變,成為中國鄉村改革的生動縮影。
這次調研,讓我們走出象牙塔,真正觸摸到鄉村振興的脈動。團隊成員們將認真提煉“西湖潭經驗”,轉化為學術研究的動力和投身鄉村建設的熱情,為探索新時代農村現代化的之路貢獻屬于湖工商學子的智慧與力量。
團隊: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青春奮斗實踐團·本碩聯隊
文: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 唐婉熒
圖: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 陳慧琴
審核老師:羅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