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之旅:傳承紅醫精神,服務人民健康
——河北中醫藥大學"醫脈岐冀"實踐團內丘開展文化研學與義診活動
為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根脈,弘揚"紅醫精神",踐行醫者使命,2025年7月11日,河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醫脈岐冀"實踐團赴"扁鵲故里"河北省內丘縣,開展以"中醫尋根"為主題的文化研學與惠民義診活動。實踐團通過參觀扁鵲廟、考察酸棗仁基地、舉辦義診等系列活動,探尋中醫之源,服務群眾健康。
尋根扁鵲故里,感悟醫祖精神
活動首站,師生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內丘扁鵲廟。這座始建于漢代的千年古廟,作為"中醫鼻祖"扁鵲的行醫圣地,至今仍散發著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廟內陳列的歷代碑刻、斑駁的藥碾、古樸的醫籍等珍貴文物,宛如一部生動的歷史長卷,無聲訴說著中醫藥發展的輝煌歷程。
“醫脈岐冀”實踐團全體成員在邢臺內丘扁鵲廟合影
在古廟的靜謐與肅穆中,中醫學院郭秋紅院長帶領大家誦讀了《扁鵲倉公列傳》的經典段落。鏗鏘有力的誦讀聲在古廟的梁柱間回蕩,仿佛為這座古老的廟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在場的每一位師生都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傳承的使命。誦讀結束后,郭院長滿懷深情地說:“扁鵲的醫術與醫德,是我們中醫藥人永遠的楷模,我們要銘記于心,傳承下去。”
郭秋紅院長帶領實踐隊成員進行經典朗誦
隨后,在講解員引導下,師生們觀摩了國醫大師李士懋等經驗方碑林。石碑上鐫刻著大師們畢生智慧的結晶,每一方都凝聚著心血。大家駐足細觀,交流心得,體悟著中醫藥的博大精深與傳承要義。講解員生動地描述,仿佛讓大家穿越時空,親見扁鵲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診療場景,切身感受到“醫者仁心”跨越千年的傳承。扁鵲周游列國、救死扶傷的大愛情懷,正是新時代“紅醫精神”中一心赴救、服務人民的最佳詮釋。
實踐團師生參觀扁鵲紀念館
探訪道地藥材,守護本草根基
在公子峪萬畝酸棗仁種植基地,師生們深入田間,全方位考察學習“邢棗仁”這一道地藥材的種植、采收與加工全流程?;刎撠熑私榻B:“內丘作為‘中國酸棗仁之鄉’,獨特的地理氣候造就了邢棗仁的卓越品質。我們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既保障藥材道地性,也帶動了百姓增收。”
實踐團師生深入田間地頭
公子峪萬畝酸棗仁種植基地的現代化技術
同學們在藥農指導下親手體驗傳統采收技藝,將《本草綱目》中“棗仁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的經典論述與現代化加工工藝生動對照。手捧酸棗仁,學生感慨道:“從田間到臨床,中醫藥文化的根,就深扎在這片土地里。”
實踐團成員手捧酸棗仁
扁鵲堂內續薪火,岐黃仁術暖僑心
活動高潮在扁鵲堂義診現場掀起,摩肩接踵的群眾將診療區圍得暖意融融。由學校資深專家與青年醫師共同組成的精英團隊為當地群眾及歸國華僑提供中醫診療服務,涵蓋脈診、針灸、推拿等項目?;顒右婚_始,專家團隊便迅速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義診工作中專家們憑借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學術造詣,為每一位患者細致地把脈問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癥狀;青年醫師們則在一旁虛心學習,同時以飽滿的熱情為患者進行傳統中醫項目。醫患間的輕聲交流與不時響起的感謝聲,讓這座百年醫館充盈著杏林春暖的溫情。
實踐團師生參觀泉城扁鵲堂
實踐團還精心準備了自制艾草錘、代茶飲等養生制品,現場教授制作方法,讓群眾親身體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領取到養生制品的群眾臉上洋溢著感激的笑容。華僑陳先生動情地說:“在異國最想念的就是中醫調理,這次義診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
現場群眾絡繹不絕
實踐團成員現場教授艾草錘制作
師生們還通過展板講解中醫藥非遺技藝,發放調查問卷,了解當地中醫藥文化認知度,為優化傳播策略、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海外收集一手資料。
本次“文化尋根+紅醫傳承”主題實踐活動,成功將思政課堂延伸至中醫藥文化發祥地。師生們在親身體驗中深刻領悟了扁鵲文化與紅醫精神的精髓。郭秋紅院長總結指出:“扁鵲精神與紅醫精神一脈相承,我們要在守護人民健康中續寫新時代的‘大醫精誠’。”展望未來,“醫脈岐冀”實踐團將持續在石家莊、保定、唐山、北京等地開展中醫藥文化研學實踐,不斷探索傳承與創新之路,讓古老智慧在服務社會中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