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禾”光同行青年實踐團,在專職團干部楊宸宇的帶領下,將知識與關懷的種子播撒在溧水晶橋鎮“亮晶晶”愛心暑托班的沃土上。南農學子們以專業為筆,以熱情為墨,為鄉村青少年精心描繪了一個融合農學智慧與童真樂趣的夏日課堂,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種下熱愛自然、探究農業的“種子”。
節氣童謠里的自然密碼
活動在節奏拍手游戲中拉開序幕,迅速凝聚起孩子們專注的目光。當二十四節氣歌的朗朗童聲盈滿教室,古老農耕文明的智慧韻律也瞬間躍然于課堂之上。

圖為實踐團進行二十四節氣授課 趙珉熠供圖
在“節氣連連看”環節,孩子們化身小小農學家,將“春分麥起身”到“大雪河封嚴”的物候特征一一對應,爭相分享自己的發現。一位小女孩自豪地補充:“寒露時,葉片有小水珠”,“小寒時,田里莊稼蓋被子保暖”!主講人順勢深入淺出地解析節氣與小麥、大豆等作物生長的精密關聯。當聊到冬日習俗,孩子們眼中閃著好奇的光,熱烈猜測著“喝羊湯”、“吃餃子”背后的溫暖故事。
指尖魔法中的五谷奇緣
知識探索的熱情在“五谷小知識快問快答”中達到高潮——孩子們高舉的手臂如雨后春筍,求知欲蓬勃不息。當活動轉入“黏土魔法師”與“七彩魔法師”創作環節,童心的想象力在指尖恣意綻放。彩筆與黏土為簡筆畫注入生命,描繪出心中的田園畫卷。


圖為暑托班小朋友與自己畫作的合影 趙珉熠供圖
專注的身影中,一位小朋友雖與一等獎失之交臂,卻仰起小臉真摯詢問:“美琪姐姐,下次課你什么時候來?”這純真的期待令實踐團成員心頭暖流涌動。而一個小姑娘驕傲地向“美琪姐姐”展示她天才的構想:“我設計過播種機器,小滿時給它裝滿益蟲!”每一份踴躍發言和用心創作,都收獲了貼紙、書簽或明信片的肯定,更收獲了探索的勇氣。
奔跑接力下的陽光成長
課堂的邊界延伸至戶外茵茵草坪。一場充滿活力的迎面接力賽讓孩子們在陽光下盡情奔跑。三支小隊你追我趕,每一次擊掌傳遞都激蕩著協作的歡呼與純粹的快樂。當最后一支隊伍沖過終點,實踐團宣布了各隊成績,為冠軍隊伍送上積木獎品。孩子們手捧獎品,臉上洋溢的笑容,比七月的驕陽更燦爛奪目。


圖為實踐團帶領暑托班小朋友開展迎面接力比賽 趙珉熠供圖
此次“禾”光同行青年實踐團深入晶橋鎮,不僅將農科學院的節氣智慧與五谷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觸手可及的趣味課堂,更以真誠的陪伴點亮了暑期的成長時光。當童心在節氣歌謠中觸摸自然脈動,當創意在指尖泥土里生根發芽,當協作在接力奔跑中凝聚力量——這顆名為“知農愛農”的種子,已在溧水的夏日微風中悄然播下,靜待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破土萌發,生生不息。青春與童真的這次相遇,是農科學子照耀鄉土的生動實踐,讓知識的種子在關愛中萌芽,為鄉村振興的未來積蓄更加蓬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