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智啟蒲公英"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在廈門市集美區盛光社區開展科技少年營之軟件工程初體驗專題活動,通過趣味互動與編程實踐,帶領24名社區兒童走進智慧編程世界。
代碼指令顯魔力 童趣舞步綻新花?? 活動伊始,實踐隊員采用Mind+圖形化編程軟件進行教學指導。小朋友們分組合作,在實踐隊員的引導下,學習通過拖拽代碼塊、設置動作參數等操作,逐步實現讓屏幕上的虛擬人物完成旋轉、跳躍、變換造型等舞蹈動作。抽象的編程概念在可視化操作中變得觸手可及。"我們的場景一直在切換!""我們的程序加了背景音樂!"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孩子們指尖的代碼塊“活”了起來,虛擬舞臺精彩紛呈。編程的奇妙種子也在這可視化的舞動中深深植入了孩子們的心田。

圖為實踐隊員現場指導小朋友們編程
集美大學“智啟蒲公英”實踐隊謝培霖 攝
需求分析啟思維 童筆繪就設計圖?? 緊接著,"用戶畫像涂鴉"游戲點燃了小朋友們的熱情。"它是長方形的,黑色外殼,有很多按鍵..."第一組的小朋友正仔細描述著鍵盤特征,其他組的小朋友們迅速在畫紙上勾勒。這種"需求描述-協作繪畫-成果競猜"的創新形式,生動模擬了軟件開發中的需求分析過程。通過親身體驗,小朋友們直觀理解了在開始編程前明確目標、精準描述需求的重要性,進一步啟蒙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與溝通協作能力。"原來編程前要先想清楚要做什么!"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們感嘆道。

圖為"用戶畫像涂鴉"游戲現場
集美大學“智啟蒲公英”實踐隊謝培霖 攝
數字賦能成長 智慧點亮未來??
數字之夢,照進現實。第二天的活動在創意與代碼的交織中圓滿結束,小朋友們專注的神情和成功的歡呼,見證了軟件工程的魅力。后續實踐隊還將帶領小朋友們走進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實驗室,深入體驗機器人編程、人工智能互動等智能科技新視野模塊內容,持續以專業的知識和生動的方式,點燃社區兒童的科技夢想。

圖為小朋友們踴躍回答問題
集美大學“智啟蒲公英”實踐隊謝培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