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岡,翠竹挺拔。2025年7月17日,西安明德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樊靜老師帶領7名青年學子踏上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正式開啟“青春向黨•井岡筑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2025年“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專項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行旨在引導青年學子在追尋紅色足跡中深刻感悟井岡山精神,筑牢信仰根基,賡續紅色血脈。
在歷史回響中汲取思想偉力。實踐首站,師生們認真聆聽了由黨史專家鐘國華主講的《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專題講座。鐘老師以翔實史料與深刻洞見,將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娓娓道來,系統闡釋了“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內核,為后續的實地探訪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向不朽英魂致以崇高敬意。松柏蒼翠的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肅穆莊嚴。師生們懷著崇敬之心拾級而上:49級臺階,象征1949年新中國的誕生;60級臺階,銘記井岡山根據地創建60周年與陵園落成。 步入紀念堂,在講解員引導下,師生莊重敬獻花圈,全體共青團員重溫入團誓詞,深切悼念為井岡山斗爭犧牲的4.8萬余名英烈。
隨后,師生肅立于鐫刻著15744位烈士英名的紀念墻前。講解員結合盧德銘、曾寶華等烈士壯烈犧牲的事跡,講授了《堅定執著追理想》微黨課。一個個年輕生命為信仰獻身的故事,帶來直抵心靈的精神洗禮。帶隊教師樊靜深情講述了王爾琢烈士“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錚錚誓言。 凝視著紀念墻上滾燙的名字和無字碑象征的無名忠魂,青年學子們心靈深受震撼,理想信念在無聲誓言中淬煉升華,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與共振。
于情景交融處體悟制勝密碼。在“三灣改編”情景教學現場,在井岡山培訓中心楊思老師指導下,沉浸式體驗了“支部建在連上”、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偉大創舉的歷史場景。各實踐小組以班為單位,按照民主原則推選出班委、自主設計班旗、確定班歌及口號等并進行相應展示。通過角色扮演與團隊協作,大家切身體會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這一原則在革命危難時刻扭轉乾坤的關鍵力量,深刻理解了組織建設與思想統一的極端重要性。為后續開展實踐活動建立了組織基礎,同時增強了學員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尋偉人足跡感悟奮斗本色。步入大井朱毛舊居,簡陋的居室、粗糙的桌椅,無聲講述著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極端困境中運籌帷幄的動人故事。屋后歷經戰火依然頑強生長的“常青樹”與“讀書石”,成為師生眼中艱苦奮斗、信念如磐的生動象征。小井紅軍醫院舊址,昏暗的病房、自制的簡陋醫療器械,特別是130多名重傷員面對敵人槍口寧死不屈、高呼革命口號的悲壯故事,讓同學們眼含熱淚,深刻感受到紅軍將士為人民解放事業視死如歸的崇高境界。
以青春之名書寫時代答卷。七月的井岡山,處處閃耀著青春向黨的赤誠。短短兩日,從理論課堂到歷史現場,從情景體驗到情感共鳴,明德理工的師生們完成了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學生代表鐘賀賀在心得中寫道:“觸摸井岡山的每一塊紅石,都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青年,傳承井岡山精神,就是要將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偉業,在民族復興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此次“井岡情•中國夢”之行,不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更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課”。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的青年學子們正將井岡山點燃的信仰之火帶回校園,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學習的強大動力,誓以青春之我,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 樊靜 鐘賀賀 何徐超 牛容昊 林晨希 柏可欣 趙延澤 鄧子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