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紅色文化,涵養家國情懷,7月10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相豫河南”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位于太行大峽谷腹地的扁擔精神紀念館,開展“賡續紅色血脈,踐行使命擔當”主題教育活動。隊員們在精神高地上感悟初心使命,于時代課堂中汲取前行力量。
扁擔精神紀念館位于河南林州市石板巖鎮,是為紀念新中國初期“挑山工”李順達、李育才等基層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進事跡而設立的重要紅色教育基地。紀念館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實物和檔案資料,真實再現了當年石板巖供銷社職工靠雙肩挑扁擔、翻越太行天險,將生活物資送入深山、將群眾所需送上家門的艱苦歲月。
紀念館中,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實物,勾勒出那個年代基層黨員職工默默奉獻、艱苦奮斗的群像。講解員生動地講述了“寧愿自己千辛萬苦,也要讓百姓舒舒服服”的動人故事。李育才等人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將一條“供銷之路”化為“民心之路”,譜寫出“無怨無悔挑扁擔,風雪兼程為人民”的時代贊歌。
此次赴扁擔精神紀念館,是“相豫河南”實踐隊“紅色地標精神尋訪”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在連續多日的行程中,隊員們穿行于太行山間,行走在紅色文化厚土之上,眼觀、耳聽、心悟,切身感受到革命傳統的感召力與時代精神的生命力。
在一次次走訪中,青年學生將對黨史、國史的“書本印象”轉化為“親歷記憶”,用腳步丈量信仰的厚度,用汗水書寫青春的擔當。這不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場“與精神對話”的思想升華。
活動結束后,帶隊老師張蕾在總結講話中鼓勵大家說:“扁擔精神沒有消失,它早已傳承在我們每一位青年學子的肩膀上。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也能挑起屬于自己的那根‘扁擔’,甘于奉獻,勇于擔當,讓青春在為人民服務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