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11時,持之“醫”恒社會實踐小組成員申佳灝前往河南省平頂山市民政醫院,就醫療廢棄物管理相關情況開展調研,醫院方接收人員申進升主任接待并參與了此次交流。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調研不同地區醫療廢棄物處理的情況,并探索廢棄物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前景。

調研中,申進升詳細介紹了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的具體流程。在分類方面,醫院嚴格依據衛健委及醫療廢物處理相關條例,將醫療廢棄物分為銳器與其他醫療廢物,銳器包括刀片、注射器針頭等,需用專用利器盒存放;輸液管、輸液瓶及病人手術切除的組織等,則歸入其他醫療廢物,使用專用封裝袋封裝。收集環節,門診產生的銳器、一次性手術用品及輸液管、輸液瓶等,均按類別集中儲存后銷毀。收集人員每周五接受培訓,內容涵蓋收集、保管、轉運及安全銷毀等方面。醫療廢棄物在醫院內會進行短時間存儲,一般不超過 12 小時便轉運,轉運時使用專用醫療垃圾袋、利器盒及封裝袋,并有專門的轉運車輛。關于全過程跟蹤,醫院采用二維碼管理方式,醫療廢棄物產生后自動生成二維碼,掃碼可查看其產生地址、時間、轉運及銷毀過程。針對傳染病患者產生的醫療廢棄物,醫院會按規定及時上報疾控中心,甲類傳染病 2 小時內上報,乙類 6 小時內上報。談及未來醫廢信息化治理,申進升表示,將聚焦醫療廢棄物的發現、隔離保存及轉運環節,力求實現管理清晰、透明、快捷。
此次實踐活動的開展,讓社會實踐小組成員深入了解了平頂山市地區醫院在醫療廢棄物管理方面的具體做法,為探究醫療廢棄物規范處理模式積累了實地經驗,也為推動醫療廢棄物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