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11時,山東大學(威海)持之“醫”恒調研團隊成員鄭靖弋前往陜西省西安市金堆城醫院長安衛生所進行調研,關于醫療廢棄輸液袋輸液瓶的數字化治理相關問題采訪負責人李海娜女士。
首先,在李女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醫療廢棄物暫存點,通過暫存間醫廢登記和醫廢登記本,調研人員了解了醫院每年醫療廢棄物產量,尤其是每年的廢棄輸液瓶輸液袋產量,通過數據的展示和觀察,調研人員了解到2022-2024年醫廢總產量變化不大。

隨后,相關負責人員安排了崗位體驗,讓調研人員體驗了如何記錄管理醫廢資源,比如HIS系統,以及如何與醫廢處理單位及進行交流對接。接著,我們采訪了李海娜女士有關醫院輸液袋的管理相關問題,負責人表示,醫院的HIS系統完善,為醫院的醫廢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她也提到,衛生所存在由于產生醫廢較少而轉運不及時的隱患,對此我們提出數字化的回收利用模式,盡最大可能精細化管理醫療廢棄物同時重點放在如何及時有效與醫廢處理企業對接,建立有效的對接網絡。
最后,李女士向我們介紹了醫院未來對于數字化醫廢治理的愿景,通過數據追溯評估等方面優化治理途徑和效果。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進行,讓調研團隊對醫廢治理有了更加細致的了解,同時李女士也表示本次調研實踐對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有適用意義,對于金堆城醫院數字化治理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