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2日,在慶祝黨的生日的特殊歷史時刻,福建師范大學閩博探險隊懷揣著對中華文明的敬畏之心,走進福建省博物院,開啟以“賡續中華文脈”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這既是一次歷史的探尋,更是一次新時代青年錨定文化坐標、點燃傳承薪火的青春實踐。
觸摸歷史:在文物中感知文明脈動
福建省博物院館藏文物豐富,涵蓋歷史、藝術與民俗多個領域,是展示福建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7月1日清晨,閩博探險隊全體隊員齊聚福建省博物院。在院前廣場合影留念后,隊員們有序進入展廳。在專業導覽員的引導下,系統了解了博物院的建館歷程、豐富的館藏體系以及重要的展覽活動,對這座八閩文化殿堂有了整體認知。

隨后,隊員們深入展廳,依次觀摩了愛廉說——文物話清廉特展、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古代文明之光等多個主題單元。展廳內,一件件文物靜靜陳列,一段段史料娓娓道來,仿佛將人帶回歷史深處,觸摸那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愛廉說——文物話清廉特展:以“蓮之美→蓮之韻→廉之品”為邏輯脈絡,薈萃省內17家博物館及相關單位115件(套)蓮花意象與廉政主題文物。展覽結合歷史鏡鑒與時代精神,以蓮喻廉,展現中華民族崇廉尚潔的傳統美德,引導觀眾感悟廉潔文化底蘊,筑牢思想堤壩,為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提供文化支撐。隊員們被承載廉潔文化的文物深深吸引,銅鏡背面精雕細琢的蓮荷、清泉等紋飾,無聲訴說著古人對清廉的崇尚;泛黃古籍中記載的清官廉吏事跡與箴言,歷久彌新。導覽員生動的講解,使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中華廉潔文化源遠流長的深厚底蘊。隊員們或專注拍攝文物細節,或錄制講解片段,力求完整留存這份珍貴的文化記憶。
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聚焦二戰時期中美聯合抗日的珍貴歷史影像,以“勿忘歷史,反對戰爭”為核心,分為五個部分:同盟抗敵(援華飛虎隊變遷)、并肩作戰(中美軍民聯合抗日)、生死營救(血火鑄造的友誼)、抗戰勝利(航空英烈永載史冊)、飛虎長汀(千年古城風華)。珍貴的歷史圖片,定格了飛虎隊員翱翔長空、與中國軍民攜手抗敵的英勇瞬間。導覽員飽含深情地講述了飛虎隊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所作出的不可磨滅貢獻。隊員們肅然起敬,凝視圖片中堅毅的面容和激烈的戰斗場景,英雄熾熱的愛國情懷與無畏犧牲精神震撼每個人的心靈,和平的來之不易在這一刻有了更沉甸甸的分量。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自2009年開放以來,以文物為紐帶,系統呈現了福建地區從史前至明清的歷史文化脈絡,成為展示地域文明的重要窗口。其中,主館1號廳和4號廳“身在中醫——中醫藥的奧秘與智慧”通過200余件展品,呈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3號廳“崢嶸歲月——福建蘇區文物展”以革命文物勾勒了福建蘇區的光輝歷史;10號廳“國家寶藏——福建博物院文物特展”薈萃館藏珍品,以南宋黃昇墓絲織品、明代德化何朝宗文昌坐像、近代林覺民《與妻書》等,訴說著福建深厚的人文底蘊;11號廳“閩跡蹤尋——福建考古成就展”集合建國以來福建考古精華,展示了福建獨特的歷史風貌;13號廳“靈蛇獻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聯展”則通過全國蛇主題文物圖片及福建本土文物,詮釋了靈蛇文化的祥瑞意象……導覽員結合獨特陶器、溫潤玉器、精美青銅器、特色古建構件等,清晰勾勒出福建古代文明的發展脈絡。隊員們駐足流連,從無聲器物中觸摸古代福建社會跳動的脈搏,感受先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傾聽當下:在對話中明晰青年責任
7月2日,隊員們分組對隨機遇到的游客和博物院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線下采訪。采訪圍繞游客對展覽內容的感受與理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對文化傳承的看法與建議,以及工作人員在文物保護、研究與公眾教育方面的實踐經驗和心得體會。游客們普遍表達了對專題展覽尤其是“愛廉說”、“銘記英雄”等專題展覽的濃厚興趣,認為這種直觀、生動的形式極大增進了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工作人員則分享了他們在展覽策劃、社會教育中的具體工作和感悟,強調了守護與傳播文化的重要性。


這些面對面的交流,為隊員們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也讓他們從多元視角聽到了社會對文化傳承的期待,更清晰地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不僅是歷史文脈的虔誠聆聽者,更是使其保持活力、煥發新生的關鍵力量。利用自身熟悉的數字技術,例如短視頻、社交媒體等創新表達方式,是時代賦予青年傳承文化的獨特路徑。
內化踐行:從感悟到行動的升華
帶著滿滿的收獲和深刻的思考,隊員們迅速投入到調研成果的整理與內化中。大家結合兩日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認真撰寫個人心得:
有隊員聚焦“清廉文化”,深入剖析其在當代社會,尤其是在青年價值觀塑造中的深刻啟示與現實意義;
有隊員抒寫對“飛虎隊精神”的崇敬,探討如何將英雄的愛國情懷與擔當精神內化為自身砥礪前行的動力;
有隊員立足“福建古代文明”,思考如何汲取傳統智慧,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與此同時,隊員們高效分工協作,對拍攝的大量照片、視頻素材進行系統分類、篩選,精選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畫面;細致梳理訪談記錄,提煉核心觀點與關鍵信息。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大家的信息整合能力,更深化了團隊的協作精神。
點亮坐標:青春賦能文脈賡續
為期兩天的調研之旅,對閩博探險隊全體隊員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禮與實踐歷練。
知識的深化:隊員們對福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華廉潔文化的源流、抗戰時期國際友人的英勇貢獻等,有了更為立體、深入的理解,極大地拓寬了歷史視野和文化認知;
能力的錘煉:在展廳中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在采訪中積極主動的溝通力,在資料整理中高效有序的協作力,都在實踐中得到了切實的提升;
使命的錨定:隊員們深刻體認到,賡續中華文脈并非遙不可及的重任,它就蘊藏于每一次對文物的專注凝視、每一次對歷史的用心記錄、每一次對文化的真誠分享之中。博物院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是歷史饋贈的寶貴教材,而青年一代所擅長的數字化工具與創新思維,正是點亮文化薪火、使其代代相傳的時代利器。
兩日的博物院之行,將“賡續中華文脈”的時代課題,深深烙印在每位隊員心中,具象化為青年學子可感可知、可踐可行的實際行動。閩博探險隊將持續以青春之眼發現歷史之美,以青年之聲講述中國故事,以創新之力活化傳統文化精髓。在守護與創新的融合中,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文化傳承答卷,讓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因青春坐標的閃耀而更加輝煌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