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家政服務還能細分到幫老人讀書、陪老人下棋,這樣的標準要是能推廣,我們養老就更安心了。”在上海市虹口區某社區,一位參與調研的老人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實踐團隊的成果連連稱贊。2025年暑期,該校“耆護家政,頤養無憂”實踐團隊深耕社區家政養老服務領域,用扎實的實踐探索,為破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服務難題提供了青春方案。
據了解,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億,居家養老成為主流選擇,但家政服務在老年護理中的標準化、專業化問題一直制約著服務質量提升。基于此,立信會計學院學子組建專項團隊,以“推動家政進社區,構建標準化服務體系”為目標,開啟為期三個月的實踐調研。
實踐中,團隊始終秉持“知行合一”理念:“行”上扎根社區,足跡遍布上海多個行政區的典型社區,面對面向百余位老人了解需求——有老人反映“不同家政員服務流程不一樣,剛適應又要換”,也有家屬擔憂“服務人員是否懂基礎急救知識”;“知”上凝練創新,結合《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家政下沉”要求與行業經驗,最終形成報告內容。
團隊成員在實踐日記中寫道:“當聽到家政阿姨說‘有了培訓標準,我們工作更有方向’,突然明白實踐的意義——不僅是完成一份報告,更是為老人的晚年生活、從業者的職業發展搭建橋梁。”據悉,該團隊還針對家政企業設計了“服務質量評分表”,將老人滿意度、服務響應速度等指標量化,便于企業動態優化服務。
目前,團隊已初步完成實踐報告,指導教師評價:“學生們用專業視角發現問題、用實踐行動解決問題,既體現了青年擔當,也為社區養老服務創新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期待這份成果能真正惠及更多銀發群體。”
作者:方昱舜,方浛默
來源: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