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 日至8月1日,西安外國語大學教育學院“語潤童心?繽紛假期”實踐隊的志愿者們圍繞兒童成長與發展需求,深入鳳林社區與郭杜北社區開展 “七彩假期” 系列暑期活動。志愿者們以書為媒、以藝為橋、以文化為翼,通過讀書分享、手工創作、演講比賽、文化研學、趣味象棋等豐富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獲知識與快樂,度過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在鳳林社區活動室,一場溫馨的讀書分享會拉開了活動序幕。志愿者們提前根據社區兒童年齡分布,精心挑選了《精靈鼠小弟》等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繪本與故事書。活動中,志愿者們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朗讀故事,時而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時而拋出 “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會怎么做” 的問題,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我最喜歡《精靈鼠小弟》里的喬治,他雖然很小,但特別勇敢!”8 歲的王端端舉著繪本,認真地分享自己的感受。旁邊的王端端則搶著說:“我覺得故事里的冒險情節最有意思,就像我們暑假的探險一樣!” 志愿者們耐心傾聽每個孩子的發言,及時給予鼓勵。孩子們在交流中不僅鍛煉了表達能力,更在心中播下了熱愛閱讀的種子。
讀書分享會后,書簽制作和折紙手工活動接踵而至。志愿者們為孩子們準備了彩紙、貼畫、絲帶、剪刀等材料,簡單示范后便讓孩子們自由創作。陳昱嫣專注地在書簽上粘貼星星貼紙,她說:“我要把這個書簽送給媽媽,這樣她看書的時候就能想到我啦。” 另一邊,陳昱爍則跟著志愿者學習折紙,一張普通的彩紙在他手中幾經翻轉,變成了一只展翅的千紙鶴。志愿者們在旁巡回指導,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不時為創意獨特的作品點贊。活動室里充滿了剪刀裁剪紙張的沙沙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提升了專注力與創造力。
圖為鳳林社區實踐隊志愿者教孩子們折紙 喬婉婷供圖
郭杜北社區的活動同樣精彩紛呈,一場以 “我的七彩假期” 為主題的少兒演講比賽讓孩子們收獲了成長與自信。比賽前,志愿者們專門開展了簡短的培訓,從站姿、語速、眼神交流等方面給予指導。“大家上臺后不用緊張,就像和好朋友分享故事一樣就好。” 志愿者的鼓勵讓孩子們放松了不少。比賽中,楊七月第一個走上講臺,雖然聲音有些顫抖,但眼神堅定:“我的七彩假期是藍色的,因為志愿者哥哥姐姐帶我們認識了很多新書,就像在知識的海洋里游泳。”而張紫涵則用稚嫩的聲音講述了自己幫媽媽做家務的小事,贏得了陣陣掌聲。志愿者們從內容、表達、儀態等方面為每個孩子打分點評,重點表揚他們的勇氣與進步。“以前我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這次演講讓我覺得自己很棒!” 史睿晨下臺后開心地說。
圖為郭杜北二社區實踐隊志愿者輔導孩子們寫作 張鑫玥供圖
為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志愿者們還組織郭杜北社區的孩子們走進長安博物館,開啟歷史文化研學之旅。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先后參觀了 “古都記憶”“文物瑰寶” 等展廳。面對青銅器上的復雜紋路,四年級的李煜銘好奇地問:“這些圖案是古人畫的嗎?它們有什么意思呀?” 講解員耐心解答:“這是西周時期的饕餮紋,古人認為它能帶來吉祥和守護。” 孩子們一邊聽講解,一邊在筆記本上畫下喜歡的文物圖案。在唐代陶俑展區,形態各異的仕女俑、馬俑讓孩子們驚嘆不已,紛紛感嘆 “古人太厲害了”。這場研學之旅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歷史知識,更讓他們深切感受到了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蘊。
回到社區,趣味象棋活動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項目之一。志愿者們先從 “馬走日、象走田” 的基本規則講起,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棋盤布局和戰術思路。孩子們兩人一組圍坐棋盤旁,時而皺眉思考,時而果斷落子。“這個炮可以吃掉對方的兵嗎?”7 歲的趙睿杰舉著棋子問志愿者,得到肯定答復后,他開心地吃掉對方棋子,引得同伴連聲說 “再來一局”。志愿者們在各組間穿梭指導,引導孩子們思考每一步棋的后果。“下象棋要想很久,不能著急,這讓我學會了耐心。” 趙睿杰說。
隨著最后一場活動結束,孩子們與志愿者們依依不舍地告別。有的孩子將自制的書簽送給志愿者,有的則拉著志愿者的手分享假期收獲。此次 “七彩假期” 系列活動,志愿者們用真誠與熱情陪伴孩子們度過了難忘的時光。他們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閱讀、創造、思考與熱愛家鄉文化的種子。實踐隊指導老師樊蓮花表示:“社區是實踐育人的重要陣地,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為兒童成長支持體系注入青春力量,讓愛與陪伴成為孩子們假期里最溫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