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居民反詐意識,筑牢社區安全防線,2025年7月,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胡楊精神下鄉路,反詐共筑民族情“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先后走進阿拉爾市及喀什市,開展系列反詐宣講活動,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真實案例的剖析等方式,為居民們送上了實用的 “反詐盾牌”,助力大家提高警惕,共同構筑起抵御詐騙的堅實防線。
社區反詐:鄰里共筑防騙墻
在社區公園、沿街店鋪,志愿者們與老人面對面交流。面對警惕性較低、易成詐騙目標的老年群體,志愿者結合真實案例,用通俗圖畫講解“養老詐騙”“虛假投資”等套路,手把手教老人識別詐騙電話、信息,叮囑他們“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
圖為團隊成員在公園與老人講解詐騙相關知識。謝凱博 供圖
宣講途中,一段溫暖插曲不期而遇。志愿者在公園宣講時,與一位駐足聆聽的購物老人交流,驚喜發現是學校老校友。見到學弟學妹為守護社區安全奔走,老人十分欣慰,動情分享往事并寄語大家傳承胡楊精神、在實踐中扎根成長。這場跨越時空的相遇,是胡楊精神的接力,為反詐宣講添了深厚情誼,更激勵志愿者用心傳遞反詐知識,續寫服務社會的青春篇章。
圖為團隊成員與老校友交流。謝凱博 供圖
車站反詐:流動中擰緊安全閥
在火車站,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們手持宣傳冊,熱情地向過往旅客講解反詐知識。面對務工人員,他們重點剖析“高薪招工先收費”的常見陷阱;遇到游客,則細心提醒要警惕“低價門票”“掃碼送禮”等套路。志愿者們用真實案例、通俗語言拆解騙術,不少旅客駐足聆聽,主動交流,讓這場流動的宣講既暖心又實用。
海報反詐:圖文聯動記心間
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志愿者們細心擦拭著“國家反詐中心APP”宣傳牌,確保功能介紹和下載二維碼清晰醒目。在公交站和社區周圍,他們認真張貼反詐主題海報,“反詐同心 防詐同行”“天上不會掉餡餅 高額回報是陷阱”等朗朗上口的標語,搭配實用易懂的防騙技巧,無聲地提醒每一位行人保持警惕。這些扎實細致的宣傳方式,有效擴大了反詐知識的覆蓋面,讓防騙意識悄然扎根在更多人的心中。
圖為團隊成員在社區處張貼海報。謝凱博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在火車站處張貼海報。謝凱博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擦拭反詐宣傳欄。馬云龍 供圖
在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中,通過“社區+站點+海報”的多維模式,實現了從靜態宣傳到動態互動、從普遍覆蓋到精準預警的升級,切實增強了居民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這一行動,為構建平安社區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謝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