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紅色基因融入紅原大地的實踐傳承中,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融媒體中心“紅原逐夢飛揚隊”深入阿壩州紅原縣,開展以“重走長征路,感悟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通過探訪紅色遺址、聆聽先烈故事、參與微黨課等形式,在紅原大地上追尋紅色印記,傳承革命精神。
圖為紅軍后代羅建國給隊員們講述革命烈士的故事。徐詩杭 攝
實踐隊首先來到邛溪鎮(zhèn)烈士陵園,紅軍后代羅建國結(jié)合陵園歷史脈絡,為隊員們講述了扎江、鄭首國、田定武等烈士的英勇事跡。其中,扎江烈士的故事尤為感人。1961年參軍、1966年入黨的他,服役期間多次搶險救人,1975年為排除危及300余人生命安全的爆炸物壯烈犧牲,后被追授一等功并獲“模范人民武裝干部”稱號。羅建國講述時幾度哽咽,他還分享了自己接過父親守陵“接力棒”的初心,以兩代人的堅守詮釋對英烈的緬懷。隨后,隊員們擦拭墓碑、敬獻鮮花,在紀念碑前默哀,與紅原的革命歷史隔空對話。
之后,實踐隊走進瓦切鎮(zhèn)唐日村,在當?shù)馗刹颗阃虏稍L了紅軍后代文洛。文洛分享了父親參軍打仗的經(jīng)歷、紅原相關(guān)的長征故事,以及自己作為基層工作者的日常,讓隊員們對紅色歷史與基層實踐有了更鮮活的認識。
圖為隊員采訪紅軍后代文洛。徐詩杭 攝
在紅軍長征過草地重要遺址——日干喬濕地,中共紅原縣委黨校的老師帶領(lǐng)隊員們開展“信念堅如磐,鐵心跟黨走”主題微黨課,講述紅軍在極端惡劣條件下穿越日干喬的艱難歷程。隊員們也紛紛分享“紅小鬼”陳明才、金色魚鉤、七根火柴等與紅原長征史相關(guān)的故事,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刻理解“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長征精神如何在紅原扎根生長。
圖為隊員與中共紅原縣委黨校副校長貢波華清合影。徐詩杭 攝
此次紅原之行,隊員們在追逐先烈足跡中感悟初心使命。大家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把紅色基因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肩負時代重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王 悅 張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