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上旬,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智農先鋒團”李昭君、趙書慧、李雨欣、高旺、賈靜茹、趙子潔、燕紫蘭、張先智、羅伊洋、田志誠在陳可濤老師帶領下,深入到農村基層一線,以山東省濰坊市譚訪鎮夾河村輻射周圍10個村落,開展“青力青為護生態,綠色發展勇擔當”專項實踐活動。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生態振興持續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面對傳統農藥過量使用導致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問題,智農先鋒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前沿科技融入鄉村實踐。前期,成員系統學習納米農藥技術原理,調研東營、濰坊、日照、淄博等地農藥使用數據與政策,為精準助農筑牢根基。
實踐期間,成員們深入100余戶農家,發放回收200余份調查問卷,建立區域農藥使用“問題清單”;同步走進農田,實地記錄施藥方式、病蟲害情況及環境狀態,為技術推廣提供實證支撐。針對農民對新技術認知不足的痛點,團隊制作科普手冊與演示視頻,面向200余名農戶開展專題宣講。通過對比傳統農藥與納米農藥在成本、效果、環保性上的差異,生動詮釋“靶向施藥、減量增效”的技術優勢。農戶朋友這樣說:“以前覺得新農藥又貴又玄乎,聽這些學生娃用大白話一講,心里才踏實——這‘納米’技術是真能幫咱少花冤枉錢、少操心啊!”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團隊向農民朋友們開展納米農藥知識科普活動。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現場演示等多種形式,詳細介紹納米農藥的原理、優勢。講解過程中,結合實際案例,讓農民直觀了解使用納米農藥如何實現少量用藥達到甚至超過傳統大量用藥的效果,既能節省買藥成本,又能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幫助農戶實現節本提質。
此次實踐,不僅精準掌握了農村農藥使用的痛點問題,有效推動了納米農藥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幫助農戶提升了綠色生產意識與技術水平更讓青年學子在生態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未來始終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擔當,將綠色理念深植于實踐每一環。未來,智農先鋒團將持續跟蹤試點成效,深化校地合作機制,探索“科研+實踐+參與”的長效助農模式,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