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社區居民的國防意識,深化對海洋權益的認知,8 月 26 日,星光島黨群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黨群服務中心”)聯手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權益礪鋒知行隊(以下簡稱“知行隊”),開展 “國防教育 + 海洋權益” 主題宣講活動。高校學子帶著專業知識與青春活力走進社區,與涵蓋孩童、青年、中年、老年的數十位居民共度一場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學習時光,活動收獲廣泛好評,更開啟了知行隊與社區長期合作的新篇章。
精準調研:提前摸底,讓宣講 “按需定制”活動正式啟動前,為確保宣講內容貼合不同年齡段居民的認知水平與需求,知行隊向到場居民發放了《國防知識問卷調查》與《海洋權益問卷調查》。兩套問卷設計細致、貼近生活,既有 “國防是否離自己遙遠”“是否常吃海鮮” 等生活化問題,也包含 “國防‘安全傘’保護內容”“海洋主要功能”“發現偷拍軍事基地如何處理” 等知識類題目,全面覆蓋認知、態度與行動意愿三大維度。這為后續宣講劃定了重點,讓知識傳遞更具針對性,真正實現 “按需定制”。
多元宣講:趣味互動,讓知識 “入腦入心”伴隨著熱烈的掌聲,宣講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知行隊以精心制作的 PPT 為載體,圍繞兩大主題展開精彩講解,而社區前期協助收集的調研數據,也成為宣講中 “靶向突破” 的關鍵依據。
在國防教育環節,主講人以 “安全傘” 為喻,將抽象的國防概念轉化為 “守護日常的屏障”,結合問卷中 “國防距離感” 的問題,列舉地鐵安檢、海防工事等生活場景,讓居民瞬間明白 “國防就在身邊”。抗美援朝、“兩彈一星” 等歷史故事與現代國防成就的結合呈現,更讓老年居民重溫記憶、青年居民心生敬意,孩童則在家長的輕聲講解中埋下愛國種子。

海洋權益宣講則立足青島 “海洋城市” 特色,從 “青島人愛吃的海鮮來自哪里” 切入,逐步展開我國 1.8 萬公里大陸海岸線、470 多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的 “海洋家底”。針對問卷中 “海洋功能認知” 的相關問題,實踐隊通過 “紅樹林抵御臺風”“舟山漁場供應海鮮” 等案例,直觀解讀海洋 “調節氣候”“提供資源” 的作用;提及海洋保護時,結合 “減少塑料使用”“參與海灘清潔” 等居民可參與的行動,讓大家意識到 “守護藍色家園,人人有責”。

最受居民歡迎的當屬知識競賽環節。“我國領海寬度是多少?”“中國海洋日是哪一天?”......一道道緊扣宣講內容的題目拋出后,現場瞬間沸騰。孩童們高高舉起小手,中年人認真回憶知識點,老年人則與身邊人輕聲討論,社區工作人員也忍不住加入答題行列。答對者獲得實踐隊準備的小獎品,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知識在趣味互動中 “入腦入心”,活動氛圍被推向高潮。
反饋賦能:好評如潮,開啟長期合作新篇章宣講結束后,知行隊發放《課堂反饋問卷》,從 “對國防 / 海洋權益的認識清晰度”“活動滿意度”“是否期待更多類似活動” 三個維度收集評價。回收結果令人欣喜:90% 以上的居民表示 “對國防和海洋權益有了清晰認識”,較前期調研有顯著提升;95% 的居民給出 “非常滿意” 或 “滿意” 的評價,留言中滿是 “希望多開展”“內容實用又有趣” 的肯定;更有許多受訪者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此類科普活動走進社區。
活動尾聲,黨群服務中心為知行隊頒發聘書,正式邀請團隊與社區長期聯系與合作,定期開展國防教育、海洋科普等系列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知行隊隊員與居民共同合影留念,鏡頭定格下一張張笑臉 —— 有居民收獲知識的滿足,更有社區搭建優質學習平臺的欣慰。

此次宣講活動,不僅讓國防與海洋知識走進社區、惠及民生,更搭建起高校與基層社區的合作橋梁。未來,知行隊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整合優質資源,圍繞居民需求開展更多元、更實用的科普教育活動,助力提升居民綜合素質,打造更有溫度、更具活力的社區文化氛圍!
文字|劉時利 易先國
圖片|陳燚凡 李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