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11日,西南石油戰狼隊組建“三下鄉”志愿服務小隊,成員涵蓋材料學院與經濟管理學院共八人,奔赴界市鎮中心敬老院,以“用行動送溫暖”為主題開啟6天關愛行動。小隊成員們各盡所能,通過生活照料、文化互動、情感陪伴等多元形式,全方位為院內老人送去貼心關懷,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擔當,讓敬老愛老暖流在夏日持續涌動 。
一、實踐紀實:用掃帚拂去塵埃,用真心傳遞溫暖
志愿者團隊將清潔打掃作為核心任務,深入敬老院各個角落:清理宿舍時,隊員們分工擦拭門窗、整理床鋪,八十二歲的周爺爺看著沾滿灰塵的輪椅被仔仔細細擦了三遍,輪子重新靈活轉動,他拉著隊員小柏的手說:“這輪椅陪我五年,今天最干凈!”公共活動區的墻角積著蛛網,大家搬來梯子逐個清理,原本昏暗的走廊變得亮堂,七十六歲的王奶奶路過時笑著說:“走這兒都覺得心里敞亮。”

二、實踐亮點:精準服務顯新意
活動創新在于“按需定制”:提前調研老人興趣,避免形式化活動;健康宣傳用方言替代術語,手冊配卡通插圖;發起“舊物改造計劃”,回收物品加工后送給老人,部分作品被用于裝飾宿舍,增添了生活趣味,既環保又實用。之后八人團隊分兩組:“死角攻堅組”負責墻角、窗縫等難清理處,“日常維護組”整理老人生活用品,“消毒防護組”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

三、團隊故事:協作中共同成長
八人團隊分工明確:后勤組提前踩點備物資,活動組調整流程適配老人節奏。起初怕生的小楊,在幫八十五歲吳奶奶擦拭床頭柜時被夸“像孫女”,后來成了最會逗樂的人。大家從手忙腳亂到默契配合,深刻體會到:“敬老不只是做事,更是用心聽每一句話,看懂每一個眼神。”

離院時,看著窗明幾凈的敬老院,老人們站在門口揮手,那句“常來”里,藏著清潔之外的深深牽掛,約定“下個月見”,青春與暮年的約定,溫暖而綿長為期6天的界市鎮中心敬老院“三下鄉”活動落幕,八人組用行動踐行“送溫暖”的承諾。

從初到時的溝通熟悉,到協助整理房間、陪伴聊天的日常關懷,再到文藝表演、互動游戲帶來的歡笑,每一刻都充滿意義。老人們的笑容與不舍,讓我們懂得陪伴的價值。這段經歷教會我們,溫暖從不是宏大的口號,而是藏在細節里的真誠,未來我們會將這份善意延續,活動至此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