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為響應養老服務改革及號召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育人要求,2025年暑期,天津科技大學“愛心助老 情暖城鄉”銀齡智援團走進天津市桃園老人院、頤和醫養護養院等多家敬老院,展開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調研為基礎、科普為橋梁、幫扶為核心,將青春力量轉化為暖心服務,為老人們送去科技關懷。
晨光中,團隊成員深入敬老院。通過與工作人員及院內老師的深入溝通,團隊成員了解到,院內老人多為孤寡長者,行動不便與“數字鴻溝”交織,阻礙了他們享受便捷生活與親情聯絡。為此,團隊迅速行動,與老人“一對一”結對幫扶。在活動室里,白發與青春身影交錯,志愿者們手把手、耐心細致地進行個性化教學——從開機解鎖、微信視頻通話,到線上預約掛號,一步步引導老人跨越數字障礙,讓智能科技真正成為提升晚年生活質量的溫暖助力。

圖為志愿者們教授老人使用手機的場景 郭添天供圖
宣講破鴻溝:溫情服務為筆,書寫助老新篇章
面對老人深陷“數字鴻溝”的困境,團隊精心策劃了“智慧養老”主題科普宣講。成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聚焦智能設備的核心價值:智能音箱以語音陪伴消解孤寂、智能手環實時守護健康數據、視頻通話瞬間拉近親情距離。為了讓知識真正落地,在宣講后,團隊成員立即開展現場實操教學,并俯身為老人演示智能手表操作。從基礎的開機解鎖,到AI語音查詢時間、緊急呼救、設置吃藥提醒等實用功能,團隊成員一對一、手把手指導老人反復練習,確保老人們能夠熟練掌握。這場細致入微的科技幫扶,生動詮釋了科技賦能養老的溫情內涵。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作宣講的場景 王文媛供圖

圖為志愿者俯身為老人演示智能手表操作的場景 孫佳琦供圖
護老行動:傾聽心聲解民憂,反詐護航暖夕陽
宣講結束后,團隊成員便分別走進老人們的房間,帶著熱忱與關懷開展拜訪問候。針對老人普遍關心的反詐防騙的需求,團隊成員結合近期高發的“中獎騙局”、“冒充親屬借款”、“話費異常”等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作案手法與識別特征,傳授實用甄別技巧,并反復強調“不輕信、不轉賬”的核心原則,為老人們的晚年生活筑牢了一道堅實的防騙“防火墻”。走訪交流中,團隊成員偶然得知,受訪的幾位老人退休前曾是工程師,當年正是他們親手為天津市的版圖繪制完成了測繪工作。歲月沉淀的故事與青春朝氣撞個滿懷,當他們摩挲著舊圖紙,講述當年攻克技術難題的日夜時,團隊成員深切的體會到了“刻苦鉆研、終身學習”的理念。這種雙向奔赴的交流,讓助老不止于“服務”,更成為代際間經驗傳承、精神共鳴的橋梁。

圖為志愿者與老人們交流的照片 馬曉晴供圖
活動結束時,老人們依依不舍地向團隊成員揮手道別。此次實踐讓團隊深切感悟到,優質的養老服務不僅需要青春熱情,更需要長效陪伴與精準對接。未來,“銀齡智援團”將銘記“多做實事”的囑托,持續深化服務內涵,推動資源下沉,用青春行動助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為老人們的幸福晚年增添更多溫暖底色。

圖為志愿者與老人們的合照 孫佳琦供圖
通訊員:杜昊明、陳宇彤、胡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