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陜西寶雞隴縣——在“中國奶山羊之鄉”隴縣的陜西宇農豐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一龍頭企業,正以科技為筆、產業為卷,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羊帆啟航”產業振興實踐團深入隴縣,開展為期11天的奶山羊產業調研,見證了從良種繁育到智能加工的全鏈條創新實踐。

圖一:實踐團到達隴縣國家級現代奶山羊產業園
在隴縣東風鎮杜陽村,宇農豐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奶山羊養殖場內,1000只良種奶山羊享受著“科技福利”。實踐團成員發現,羊舍采用高鋼架結構與溫控系統,夏季通過地下埋管交換熱量,將室溫穩定在25℃左右,羔羊成活率從75%提升至95%;冬季利用太陽能板供暖,降低能耗30%。公司負責人崔宇介紹:“我們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引進10只純種莎能奶山羊,通過胚胎移植技術,單產奶量從800公斤提升至1200公斤,良種覆蓋率達100%。”

圖二:實踐團成員與宇農豐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談話
更令實踐團驚嘆的是“智慧養殖系統”。每只羊佩戴電子耳標,實時監測體溫、運動量等數據,異常情況自動預警;移動式擠奶機精準計量產奶量,數據同步至云端管理平臺。“這種‘小規模、大數據’模式,解決了傳統養殖風險抵御能力差的問題。”實踐團指導教師張曉妮評價道。目前,宇農豐林三期項目建成后,存欄量將達1萬只,年產羊奶6000噸,帶動周邊500戶農戶年均增收1.2萬元。

圖三:團隊成員在當地特色企業前合照
調研中,實踐團成員張妍在日記中寫道:“在宇農豐林的智慧牧場的奶山羊產業鏈的全鏈升級,我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密鑰在于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數據顯示,隴縣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已建成216個養殖場,其中千只羊場40個,帶動2.4萬人就業。實踐團還發現,當地“出海”步伐加快,羊乳制品進入哈薩克斯坦超市、亮相馬來西亞食品展,“隴縣制造”正走向國際市場。
“隴縣科技羊,振興鄉村路。”實踐團總結道。這場調研,不僅讓青年學子見證了奶山羊產業的“加速度”,更堅定了他們以專業知識賦能鄉村振興的決心。正如隴縣畜產局局長閆柏平所言:“一只羊串起一條鏈,也撐起了群眾的‘幸福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