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秦創原·賦能成長”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寶雞鳳翔,專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勺臉譜”和“鳳翔泥塑”傳承人何萬昌。

在何萬昌工作室,團隊深入了解了傳統工藝的“質量密碼”:鳳翔泥塑需經12道工序,選土、捶打嚴格,泥坯需“聲如磬響”;馬勺臉譜講究分層上色,嚴控瑕疵。團隊同時聚焦非遺傳承困境:純手工制作耗時長、收益低導致傳承人斷層,機器仿制品沖擊市場。對此,實踐團結合材料專業,提出建立紋樣數據庫、制定顏料色卡、設計Q版文創等科技賦能方案,并策劃“非遺進校園”推廣計劃。

實踐團后續將共建非遺保護工作站,致力于以科技手段助力傳統工藝煥發新生。